彭桓武“两弹一星奖章”事迹材料

| 徐球

彭桓武“两弹一星奖章”事迹新鲜出炉,彭桓武的科学成就是什么样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彭桓武“两弹一星奖章”事迹材料(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彭桓武“两弹一星奖章”事迹材料

彭桓武“两弹一星奖章”事迹材料(篇1)

1928年至1930年,先后在长春自强中学、吉林毓文中学读书。

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年毕业,获得理学士学位。同年入清华大学物理系研究生院。

1937年6月,清华大学物理系研究生肄业,任昆明云南大学理化系教员,教普通物理。翌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理论物理系,师从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Max Born),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等理论研究。

1940年和1945年分获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41年8月后,曾两度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任所长的爱尔兰都柏林高等研究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完成关于介子的HHP理论的研究。

1945年与玻恩共同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麦克杜加尔-布列兹班奖。1945年8月至1947年7月,任都柏林高等研究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1947年回国,先后担任过云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并参与创办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所研究员。

1948年被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

1954年9月,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5年10月至1956年4月,在前苏联莫斯科热工研究所实习反应堆理论。

彭桓武“两弹一星奖章”事迹材料(篇2)

1930年,彭桓武随父兄来到北京求学,凭借天资聪颖和刻苦勤奋,年仅16岁就考入了清华大学,从此与物理结下了不解之缘。求学期间,他受到了吴有训、叶企孙、周培源等大师的悉心指导,打下了坚实的理学基础。毕业后,他进入清华大学研究院深造,师从周培源,并与王竹溪、林家翘、杨振宁并称为“清华四杰”。

然而,抗日战争爆发,彭桓武被迫中断学业,辗转来到云南大学执教。一年后,在周培源的鼓励下,他以优异成绩考取留英庚款生,远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等理论研究。

1940年,彭桓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决定回国效力。然而,由于二战爆发,欧洲到亚洲的海路被封锁,他不得不绕道美国。但在办理签证时,他因一条侮辱性的条款而愤然决定留在欧洲。在都柏林高等研究院,他从事博士后研究,并加入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薛定谔的研究组,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947年,彭桓武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回国后,他先后在云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并参与创办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他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为日后的核物理研究工作储备了大量人才。

彭桓武“两弹一星奖章”事迹材料(篇3)

在1996年,彭恒武获得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在那一天获得奖回到家后,他问助理这个奖获得的钱我该怎么用,助理回答道:我觉得您可以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买点新衣服或者换一个更好的房子。

彭桓武回答道:你这个想法对我确实有好处,但是对这个社会没有任何帮助。你觉得我把这笔钱用来设立了“彭桓武纪念赠”,然后让那些对科学和国家做过贡献的人得到他们应该得到奖励怎么样?

助理听到后有些吃惊,回答道:其实您可以自己留点的,不用全部都捐出去,留下一部分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这样不更好吗。

但是彭桓武却笑着说:我自己已经老了,这些钱对我来说没用。我生活足够了,所以要不要这100万都一样。因为我一个人用不了那么多钱。并且我现在也老了,医生给我限制,每天只许吃这么多东西,一天只许吃一个鸡蛋,吃两个鸡蛋都不行,那个钱有什么用?

而那些早期参加核方面的人,对于他们来说有些过得比我还艰苦,他们没有得到任何的奖励与纪念,而我这笔奖金正是对他们贡献的奖励啊。助理听完后,立马明白了彭桓武的苦心,立马就去办了这件事。

彭桓武“两弹一星奖章”事迹材料(篇4)

马克斯·玻恩是量子力学理论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治学严谨又待人诚恳,是良师也是益友。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彭桓武凭着傲人的天赋和勤奋钻研的精神,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在1940年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对于学术,彭桓武一直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他对自己的博士论文就不太满意,认为只做了其中的一半。他的导师玻恩却说:“如果你都做了,就不能给你哲学博士,而是给你科学博士了!”

1941年,打算学成归国的彭桓武,由于不愿意签一项侮辱性的条款,回国的行程被迫搁置。这一搁置就是6年。1941年8月,彭桓武在都柏林高等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在这期间,彭桓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941年—1943年,他与其他科学家合作发表了HHP理论。1945年获得了科学博士学位,并获得了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麦克杜加尔-布列兹班奖。1945年到1947年,彭桓武在都柏林高等研究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担任助理教授。

客居异乡的9年间,彭桓武的学术能力、理论修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赢得了导师玻恩、薛定谔的多次赞赏。玻恩说“他比其他学生聪明能干,好像什么都懂、什么都会”。薛定谔称赞道:“简直不敢相信,这个年轻人学了那么多,知道那么多,理解得那么快。”

1947年,彭桓武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代表云南大学前往比利时参加“大学教授会议”,之后辗转与钱三强在法国相见。两人心照不宣,决心回到祖国大干一场,此夜没有响起《折杨柳》的曲子,两人的故国之思,报国之志却被激起。1949年,彭桓武经香港转道回到了母校清华大学。

很久之后,有人问彭桓武已经在国外取得了一些成就,获得了知名度,为什么还要回国。他回答:“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彭桓武“两弹一星奖章”事迹材料(篇5)

1915年10月6日,生于吉林长春,是家中次子,原名彭梦熊,后改彭飞,再改名彭桓武,5岁时在长春教会学校开蒙,因体弱多病经常请假,但善于自学,每回考试都取得不错的成绩。1929年至1930年,先后在长春自强中学、吉林毓[yù]文读中学。

初中毕业后,随父兄赴北平求学,1930年至1931年,进入北京汇文中学读高二,开学不久母亲因病去世,便随父亲回家吊丧,因离校太久,转而自学考进大同中学读高三。1931年,以第7名顺利考上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5年,于清华大学毕业后,考取了周培源先生的研究生,进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学习。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彭桓武不甘做亡国奴,辗转来到昆明云南大学任教,1938年,考取了“英庚款”研究生,到英国爱丁堡大学学哲学,师从马克斯·玻恩,1940年底,顺利于该校哲学博士毕业。

哲学博士毕业后,回国办理签证时,因觉得签证上要填写侮辱父亲的话语而拒绝填写,继续留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科学,1943年,提出了HHP理论,至此,彭桓武的名字开始为国际物理学界所熟知。1945年,凭借论文《量子场论的发散困难及辐射反作用的严格论述》获得科学博士学位毕业。

259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