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栋人物事迹简介
孙家栋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奖者之一,孙家栋人物事迹简介大家知道哪些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孙家栋人物事迹简介(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孙家栋人物事迹简介(篇1)
孙家栋是我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1958年毕业于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历任第七机械工业部五院(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副院长、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航天部副部长,航空航天部副部长。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和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领导卫星研制和发射的技术管理工作,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上发挥了指导和决策作用,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拥有相关技术的国家。
他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总设计师;他也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50多年来,孙家栋院士倾注于中国的航天事业,作为技术负责人和工程总师,参与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的辉煌,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现仍继续活跃在我国航天技术的前沿领域。他为人正直,顾全大局,并十分重视人才培养,通过航天工程实践,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航天科技人才。
孙家栋经常说:“1967年国家要搞人造卫星,当时也是没有搞卫星的人才,我个人也只是具备了一点最基本的条件。所以主要靠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靠国家发展所创造的环境,对我个人来讲主要还是靠机遇。”“我能够主持卫星总体设计工作,得益于中国航天事业的稳步发展。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自己提供了‘平台’,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了自己。”
孙家栋人物事迹简介(篇2)
孙家栋出生于1929年4月8日,辽宁复县人(今瓦房店市),中共党员。
195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58年副博士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
孙家栋是我国著名航天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探月工程高级顾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原总设计师,我国卫星事业和深空探测事业的开拓者,参与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孙家栋几乎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他的经历和成就如同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激励着无数航天人不断奋斗和前进。
20世纪60年代,面对苏联专家撤走的艰难局面,孙家栋和同事们共同努力,仅用17天就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枚近程弹道导弹。此后,他又领导设计了“东风二号”以及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程战略导弹等,使中国成为具有核打击能力的国家。
1967年,孙家栋开始进行卫星方面的研究。他担任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的总体设计负责人,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奏响了中国人向太空迈进的序曲。
1976年11月26日,孙家栋领导设计的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在“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中巴资源卫星”等卫星的总体设计、技术决策和技术协调上,他也取得了圆满成功。
孙家栋人物事迹简介(篇3)
1929年,孙家栋出生于辽宁。194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后被选派至苏联深造。
1958年,响应祖国号召,孙家栋学成归来。但他一回国,领导就让他加入和他专业毫无关系的导弹研制工作。孙家栋心中充满困惑:我学了这么多年的航空,让我去搞导弹?
抵达基地后,孙家栋发现周围的同事更离谱,除了学力学的、数学的、化学的,竟然还有学纺织和文史的。相比之下,他的航空背景似乎还算贴近。
然而,更大的挑战接踵而至。一年后,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专家全部撤离,留下的设计图纸中,最关键的两页被蓄意撕毁。
孙家栋夜以继日地泡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最终在钱学森的指导下,经过无数次计算,成功补全了缺失的图纸。
1960年我国第一枚仿制导弹东风一号试射成功。两年后,完全自主研发的东风二号导弹组装完成。尽管发射前科研小组对导弹进行了仔细排查,可遗憾的是,发射仅8秒之后,导弹就从空中直直砸向了地面。
孙家栋顿时傻了眼,他不顾二次爆炸的危险,飞快地跑向导弹坠毁点,可留在他面前的只是一片残骸碎片,他和同事搜集着每一个被炸散的零部件。
经过两年的改良和优化,1964年东风二号终于试射成功。
1967年,孙家栋被钱学森亲自点将,担任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一切又要从零开始,当孙家栋前去报道时,却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人。
孙家栋人物事迹简介(篇4)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他就是孙家栋。
钱学森说过:“孙家栋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首战告捷起,到绕月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孙家栋几十年来为中国航天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
孙家栋,1929年4月8日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航天工程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
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孙家栋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2009年,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
孙家栋曾说过,自己走上航天之路纯属偶然。1948年,19岁的孙家栋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选择了汽车专业。
1950年元宵节这天,很多同学回家团圆,哈工大的预科班安排学生晚餐吃红烧肉,孙家栋决定吃完这顿难得的红烧肉之后再回家。饭间,校领导突然来到餐厅,通知在场的学生,说北京空军招人,去者当晚就要赶往北京。
孙家栋人物事迹简介(篇5)
孙家栋与魏素萍是通过照片认识的。1959年4月,拿到战友介绍的魏素萍的照片,孙家栋提笔给远在哈尔滨的她写了一封信。20天后,两人在哈尔滨秋林百货的大门口相见。又过了三个多月,魏素萍从哈尔滨来到北京找孙家栋。领导和同志们为他俩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两个青年从看照片“认识”到结婚,也就用了四个月。大龄青年的婚姻大事,完美解决。多少年后,孙家栋提起此事就说:“姻缘其实就是一种缘分,这点我信。”
魏素萍调到北京工作后,当起了贤内助。此时,魏素萍还不知道孙家栋具体是做什么的。他不是加班就是开会,出差一去就是几个月,和家人联络全靠书信,而收件地址只是一个模糊的“x号信箱”。有时候,魏素萍憋闷了,只能对着墙说话。
1967年,孙家栋的女儿出生,当时他正有任务在身。到孩子要出生时,魏素萍独自叫了辆板车请人拉着去了医院。因为都在一个系统,医院实在看不下去了,给孙家栋打电话:“孙主任,你爱人给你生了个大胖姑娘,你不过来看看?”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随着“点火"口令发出,载有“东方红一号” 卫星的运载火箭腾空而起,《东方红》乐曲环绕太空。发射成功那一刻,41岁的孙家栋眼里满是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