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杨华德典型事迹
2023年感动中国杨华德典型事迹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呢?感动中国应该成为激励每一个人发现身边的美好的榜样,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3年感动中国杨华德典型事迹(精选7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感动中国杨华德典型事迹(篇1)
水稻总产量由2018年的5.6万吨增加到2021年的25.9万吨,涨幅高达365%。这对布隆迪的农业生产来说,是划时代的变革。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对此高度评价,认为中国为非洲减少贫困、消除饥饿、保障粮食安全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此,2022年,杨华德荣获了布隆迪总统亲授的“国家功勋成就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外国专家。
培养人才 激活“动力引擎”,“要发展,就要培养更多的实用型本土人才。”在杨华德看来,要在布隆迪更好地推广中国杂交水稻,培养技术人员、扩大群众基础很重要。
“要扭转落后的观念,就得亲自带着他们干,告诉他们,加入我们的项目,就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就有了希望。”杨华德多次组织现场培训和现场实操示范,向当地群众传授中国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和农业发展理念,完成了农业系统官员、培养致富带头人及数以万计的技术农民的培训,为布隆迪的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新鲜血液”。
感动中国杨华德典型事迹(篇2)
2022年5月2日,布隆迪向杨华德颁发国家突出贡献证书,表彰其为布隆迪农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杨华德也成为布隆迪历史上第一位被授予此奖的外国专家。
“是荣耀,也是责任,荣誉已成历史,未来就在脚下。”杨华德表示,将继续与布方携手共同开拓双边合作新领域,助力布隆迪保障粮食安全,造福两国人民。
目前,其带领的援布隆迪农业专家组在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援助任务后,继续在布执行援布农业专家组留守任务。
感动中国杨华德典型事迹(篇3)
4月8日,非洲布隆迪当地时间早晨5点,中国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杨华德早早起床,6点就开始正式工作,忙着检查指导示范中心种子基地的花期调节工作。打开行程计划,工作安排到了18点,忙碌、充实、这是杨华德的工作常态。
杨华德是四川内江人,现任威远县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2013年10月,被选为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援非高级农业专家;2015年至今,作为第三批中国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杨华德带领农业专家组成员,为当地实现粮食安全、农民减贫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杨华德也因此入选202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北京时间13点30分,记者联系上在布隆迪的杨华德时,他正在基地忙碌。听说记者来自家乡内江,他爽快地将普通话切换成了四川话。
1964年,杨华德出生于内江市隆昌市双凤镇一个乡村,父母都是农民。他还记得,上个世纪70年代,村里的水稻产量很低,当时的隆昌县农业局就派了一个农技员到村里驻点,解决水稻生产中的问题,当年实现产量翻番。杨华德家里放稻谷的柜子,往年收获的粮食只占其一半的空间;那年,柜子被装满了,粮食还有剩。这件事也让杨华德萌生了学农的想法。
感动中国杨华德典型事迹(篇4)
2015年,杨华德作为第三批中国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与另外7名专家首次踏上布隆迪的土地。初到布隆迪,当地农民贫困的生活状况让杨华德深受触动。
当地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人均占有土地不多,普遍粮食缺口很大。经过前期调研,专家组发现布隆迪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具备种植水稻的良好条件,但因为技术条件落后,产量不理想,水稻种植在当地并不普及。
杨华德同志主持水稻新品种选育,为当地选育(含引进)审定新品种7个,成功解决布隆迪稻瘟病的历史难题。将杂交水稻种植成功推广至布隆迪14个省,为布隆迪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农业农村领域致富带头人和数以万计的技术农民,有效推动布隆迪水稻主产区实现产业脱贫。
感动中国杨华德典型事迹(篇5)
埃夫拉尔·恩达伊克基是杨华德的第一位学生。他原本只是一名大学毕业待业在家的“90”后青年,但因为英语好、聪慧好学,2016年被选定为农业技术员,开始跟着专家组学习种植技术和管理知识。
在专家组成员的指导和支持下,经过几年的培养,他成长为推广杂交水稻技术的得力助手,并带领家乡发展杂交水稻脱贫致富,成为布隆迪全国闻名的创业典型。2019年7月,恩达伊克基被总统破格提拔为内政部地方发展司司长,如今已担任布隆迪国家合作经济发展署署长,成为布隆迪最年轻的政府高官、中布友好的坚定支持者。
感动中国杨华德典型事迹(篇6)
丝绸包裹的种子,来自中国,饱满飘香的稻谷,长在非洲。从一个项目,到一个产业,黄皮肤汉子的执著,让黑皮肤的兄弟,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意。稻浪千重,路远情长。
在布隆迪的田间地头,有一位专家就像农民一样劳作,他就是来自中国的水稻专家杨华德。通过潜心带领专家组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八年时间成功将该国水稻产量,由平均每公顷3吨提升至10吨。让中国的杂交水稻成为摆脱粮食困境的“金钥匙”。2024年,60岁的杨华德开始了第三期援非工作,11年的辛勤耕耘,通过“一带一路”将中国的友谊和智慧播撒在这片非洲大地上。他不只带来了优质稻种,更是传递中非友好情谊的使者。
感动中国杨华德典型事迹(篇7)
4月8日,我正在南苏丹进行采访,手机里突然“弹出”一则新闻,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水稻专家杨华德荣获“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瞬间将记忆拉回到一年前。
那是2023年6月19日,刚刚走出布隆迪布琼布拉机场,我便闻到了空气中属于田野的独特芬芳。个头不高且精瘦、穿着干练的白色衬衣,中国援布隆迪农业专家组组长杨华德向我招呼挥手,随即将我与同事带上车,驶向近三十公里外位于布隆迪布班扎省吉汉加县布拉马塔(Buramata)村的驻地,这里也是中国援布隆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
沿途目之所及皆是田野,其中许多都是水稻田。布隆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水稻更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瞧,这就是我们的杂交水稻田,长得比当地稻更大更高。”杨华德指着窗外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