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先进事迹

| 徐球

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事迹新鲜出炉,李振声事迹大家都看过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先进事迹(通用7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先进事迹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先进事迹(篇1)

他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培育推广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组织开展多项重大农业科技攻关,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数十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6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号召,25岁的李振声踏上从北京开往陕西的列车,随身背包里除了简单的生活必需品外,还有牧草草根。

当时,小麦条锈病在我国黄河流域肆虐,一年便能导致小麦减产超百亿斤。李振声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将牧草与小麦杂交,培育出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李振声把携带的牧草草根种在研究所的院子里,搭建了简易的半地下土温室,并牵头组建了一个青年科学家课题组。

经过20多年攻关,课题组在1979年育成了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小偃6号”能同时抵抗8个条锈病菌生理小种,且产量高、品质好。这些品质让它成为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有80多个。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先进事迹(篇2)

充分调研和准备之后,1988年2月,中国科学院组织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经过6年治理,仅黄淮海地区就增产504.8亿斤。

2013年,82岁的李振声组织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实现环渤海地区5年增粮200多亿斤。2020年,年近90岁的李振声再次提出建设“滨海草带”的设想,以确保我国饲料粮安全。

李振声说:“新中国让我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过去从不敢想的事情。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回报国家。”这也是李振声一生科研工作的写照。

在不懈耕耘的过程中,李振声培养了一批中国农业科技领域的骨干人才。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先进事迹(篇3)

1987年,李振声告别杨凌,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从亲力亲为的耕耘者成为运筹帷幄的中国麦田谋划者,在我国多次粮食“危机”中挺身而出。

当时,我国粮食生产连续3年徘徊在8000亿斤左右,但人口增长接近5000万。李振声会同中国科学院的农业专家,经过3个月的调查,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

“在推动什么事情时,我们常说‘手中无典型,说话没人听’。”李振声说,为了找到鲜活的典型,他带队跑遍黄淮海地区。时间紧、任务急,他们就夜里坐车、白天调研。在一次次实地调研中,他逐渐成竹在胸。

李振声的女儿李滨记得,有一年为了写调查报告,父亲每天都睡得很晚,似乎梦里也在思考。他想到什么,醒来马上打开台灯,把问题记下来。那段时间,父亲的卧室经常在半夜或凌晨透出光亮。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先进事迹(篇4)

对于粮食,李振声一如既往地珍爱、敬畏。在李滨的印象里,父亲从没说过哪顿饭“不好吃”。

在陕西时,李振声总和农民打成一片。陕西人喜欢吃面,农户饭桌上经常放一盆面、一小盘醋、一小盘辣椒面、一小盘粗盐粒。李振声能很好地适应这种饮食,对初到陕西农村蹲点的穆素梅说:“放几个盐粒,放点醋,放点辣椒,一搅就挺好吃。”

后来到了北京,他们实验室开完组会订饭时,李振声大多时候只点一碗牛肉面,怕“多了吃不了”。在昌平育种基地农场的食堂打完“份饭”后,担心自己吃不完,他会让学生先拨走一些再吃。他的餐盘里从不剩一粒米,而且要求学生也要做到。

“中国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这非常不容易。”李振声说。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先进事迹(篇5)

李振声64岁时,为了开展高光效育种,向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允钢和匡廷云请教光合作用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他听说叶子的气孔在中午关闭,就和匡廷云顶着大太阳,一起跑到田里观察叶子。

他40岁学英语、50岁学电脑、80多岁学用微信,样样不落。90岁后,他不能亲自到田间地头去,就用微信向学生、遗传发育所副研究员李宏伟了解“滨海草带”工作的落地情况。

李振声认为,科研生涯中能够取得一些成绩,除了要有社会责任感、持之以恒的毅力,依靠集体和团队外,还要有明确的目标。

在今天的遗传发育所,很多科研人员都知道李振声说过的这句话:“做科研要‘打大鸟’,而不是弄一堆‘小麻雀’。”

李振声经常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做更重要的事情。遗传发育所副研究员郑琪继承了李振声的衣钵,根据他的要求创制小偃麦种质库,培育耐盐抗旱小麦新品种。郑琪把在北部冬麦区水肥地选育的小麦品系拿到黄淮麦区旱薄地试种时遇到了挫折,李振声用一幅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鼓励她。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先进事迹(篇6)

1985年至1987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三年徘徊,但人口却一下子增加了5000万。

当时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召开了一次座谈会。李振声代表中科院参加了这次会议。“一个大国,怎么寅吃卯粮?‘国以粮为天’啊!”会后,李振声与一批农业专家一边调查一边寻找出路。

中科院27个研究所的400名科技人员投入冀、鲁、豫、皖4省农业主战场,启动了以盐碱地治理和中低产田改造为主的农业科技战役。

在河南封丘县实验站,他们看到,这个每年要吃国家7000万斤救济粮的贫困县,经过对中低产田的治理,1987年却给国家贡献了1.3亿斤粮食。这一负一正,等于增产粮食2亿斤,那么,仅我国黄淮海地区的500个县进行低产田治理,是不是就能增产500亿斤粮食呢?

在国务院的支持下,李振声组织了中科院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当地科技人员合作开展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这被称为农业科技领域的“黄淮海战役”。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先进事迹(篇7)

1987年,李振声被调往中国科学院担任副院长,虽然离开了杨凌,但他一直牵挂着杨凌的发展和小麦育种工作。

吉万全说:“李老师虽然在北京,但依然悉心指导我的毕业论文。当时信息传递不发达,我把论文写在方格纸上,邮寄到北京,老师会一字一句认真修改,这让我十分感动。”

近些年,吉万全经常在一些种业论坛活动中和李振声碰面,也常在去北京工作之余拜访老师。

“每一次见面,老师都很关注杨凌小麦育种工作进程,会给我一些前沿性的指导,鼓励我们要把品种培育好,要为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吉万全告诉记者,他接过了接力棒,让老师的科研和教育理念继续开枝散叶。

在开展育种工作的同时,吉万全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20余名、硕士研究生50余名,为我国“三农”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248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