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事迹故事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事迹故事大家知道是什么吗?李振声是怎样的历史人物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事迹故事【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事迹故事(精选篇1)
他曾在祖国西北耕耘31载,培育推广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他曾组织开展多项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助力我国粮食大幅增产。
在70余年的科学生涯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始终把“回报国家”作为奋斗目标,为“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而不懈努力。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李振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新中国让我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儿时从不敢想的事。”李振声说,“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作出回报。”
1931年,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少年时经历了上世纪40年代初的大饥荒,人们以树叶树皮、蒜皮葱根充饥的场景令他至今难忘,他深切体会到粮食的宝贵,立志要让中国人吃饱饭。
1951年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研究。1956年,他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奔赴陕西杨凌工作。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事迹故事(精选篇2)
在新中国75周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李振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粮稳天下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从北京到大西北,再到环渤海,李振声响应祖国的号召,始终扎根麦田,不仅培育出了抗病、营养高效、耐盐碱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还凭借高度敏锐的眼光为国家粮食安全出谋划策、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提出并推动“渤海粮仓”项目建设,为推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在陕西小麦种植农户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要吃面,种小偃”。小偃是什么?这些珍藏在中国科学院档案馆里的小麦种子样品,是新晋通过国审的耐盐、抗旱、高产品种“小偃60”。它是我国过去广泛种植的高产抗病小麦“小偃6”的衍生品种。
“小偃”系列品种的出现为我国的小麦种植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的培育离不开我国著名的小麦遗传育种学家李振声。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饱饭的问题。彼时我国粮食年产量2000多亿斤,受北方冬小麦产区条锈病肆虐影响,一年就损失100多亿斤,相当于4000万人一年的口粮。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事迹故事(精选篇3)
杂交种不能发芽,他就蹲在田里对一株株小苗逐一排查。有时一个杂交种看着很好,下一代却面目全非,他就一次次鉴定筛选。
每个夏天,他身上都被晒得脱层皮。年复一年,在做成千上万朵小花的杂交后,他们得到了几粒种子。就是这几粒小小的种子让李振声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傅向东说:“其实全世界有很多人都想到了这。但正因为远源杂交面临的三大挑战,很多人没有坚持下来,在过程中就放弃了。而老李院长他一直坚持下来,坚持了20多年才成功地育成了一个抗病的高产品种。他的坚持是他成功的关键。”
李振声在科研上不懈努力,终于为中国的小麦种植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在初步生产推广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其中“小偃6号”最为突出,“小偃6号”能同时抗8个条锈病菌生理小种,且产量高、品质好,做出来的馒头白、面条筋道,它也收获了陕西农民给它的最高评价,“要吃面,种小偃”。
傅向东说:“有了这个品种的话,我们不但能够使得小麦品种抗条锈病、不减产,同时还具有高产的特性,所以推出来以后就非常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事迹故事(精选篇4)
20世纪40年代初期,山东省遭遇了罕见的大饥荒,无数人吃树皮、用蒜根充饥的场景深深触动着李振声,年幼的经历让李振声体会到粮食的宝贵,更有了让中国人吃饱饭的决心。
1951年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研究。1956年,他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奔赴陕西杨凌工作。
当时,小麦条锈病在我国黄河流域肆虐,一年便能导致小麦减产超百亿斤。李振声苦苦思索解决之道。从事牧草培育研究的经历让他有了大胆的设想:牧草抵抗疾病的能力很强,是很好的抗病基因库,如果将牧草与小麦杂交,就有可能培育出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
然而,让亲缘关系较远的牧草和小麦进行“远缘杂交”绝非易事,面临一系列科学难题。李振声和团队迎难而上,通过反复实验,选取长穗偃麦草进行重点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20多年攻关,李振声和团队育成了“小偃”系列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并迅速推广。
其中,“小偃6号”能同时抵抗8个条锈病菌生理小种侵染,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衍生品种达80多个,截至2003年全国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逾150亿斤。
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事迹故事(精选篇5)
他曾在祖国西北耕耘31载,培育推广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他曾组织开展多项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助力我国粮食大幅增产。
在70余年的科学生涯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始终把“回报国家”作为奋斗目标,为“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而不懈努力。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李振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新中国让我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儿时从不敢想的事。”李振声说,“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作出回报。”
1931年,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少年时经历了上世纪40年代初的大饥荒,人们以树叶树皮、蒜皮葱根充饥的场景令他至今难忘,他深切体会到粮食的宝贵,立志要让中国人吃饱饭。
1951年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研究。1956年,他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奔赴陕西杨凌工作。
当时,小麦条锈病在我国黄河流域肆虐,一年便能导致小麦减产超百亿斤。更棘手的是,将外来抗病小麦与本地小麦杂交培育抗病新品种需要8年左右,而小麦条锈病让这些新品种失去抗性平均只要5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