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事迹故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事迹故事是什么样的呢?李振声事迹大家了解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事迹故事(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事迹故事篇1
李振声(1931年2月25日-),山东淄博人,遗传学家, 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2006年获国家最高科技奖。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振声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了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系统研究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
1956年,国家号召支援大西北,李振声从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来到大西北远离都会城市的小镇——陕西杨凌,开始了在大西北长达31年的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生涯。且不说科学研究能否取得预想的成果,单单是从北京到杨凌,这一个生活场景的转换就足以让今天的青年人对他表示钦佩。但李振声自己却不这样认为。他说,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青年人都是这样:哪里艰苦哪里去,哪里需要哪安家。
小麦与水稻,是中国的两种主要农作物。由于气候、地形等差异,中国形成了南部种植水稻,北部种植小麦的农业格局。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坐镇南方,改良水稻,大大提高了产量,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而在北方,李振声研究小麦,培育良种,甚至一度让小麦的产量超越水稻。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事迹故事篇2
他曾在祖国西北耕耘31载,培育推广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他曾组织开展多项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助力我国粮食大幅增产。
在70余年的科学生涯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始终把“回报国家”作为奋斗目标,为“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而不懈努力。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李振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新中国让我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儿时从不敢想的事。”李振声说,“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作出回报。”
1931年,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少年时经历了上世纪40年代初的大饥荒,人们以树叶树皮、蒜皮葱根充饥的场景令他至今难忘,他深切体会到粮食的宝贵,立志要让中国人吃饱饭。
1951年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研究。1956年,他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奔赴陕西杨凌工作。
当时,小麦条锈病在我国黄河流域肆虐,一年便能导致小麦减产超百亿斤。更棘手的是,将外来抗病小麦与本地小麦杂交培育抗病新品种需要8年左右,而小麦条锈病让这些新品种失去抗性平均只要5年半。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事迹故事篇3
李振声出生于1931年2月,山东淄博人,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九届全国____委员。
他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系统研究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开辟了小麦磷、氮营养高笑利用的育种新方向。他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提出并推动“渤海粮仓”项目建设,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荣获国家蕞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少年时经历了上世纪40年代初的大饥荒人们以树叶树皮、蒜皮葱根充饥的场景令他至今难忘,他深切体会到粮食的宝贵立志要让中国人吃饱饭“新中国让我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儿时从不敢想的事。”李振声说,“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作出回报。”
1951年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1956年他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奔赴陕西杨凌工作。当时,小麦条锈病在我国黄河流域肆虐一年便能导致小麦减产超百亿斤,李振声苦苦思索解决之道从事牧草培育研究的经历,让他有了大胆的设想牧草抵抗疾病的能力,如果将牧草与小麦杂交就有可能培育出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事迹故事篇4
粮稳天下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从北京到大西北,再到环渤海,李振声响应祖国的号召,始终扎根麦田,不仅培育出了抗病、营养高效、耐盐碱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还凭借高度敏锐的眼光为国家粮食安全出谋划策、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提出并推动“渤海粮仓”项目建设,为推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在陕西小麦种植农户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要吃面,种小偃”。小偃是什么?这些珍藏在中国科学院档案馆里的小麦种子样品,是新晋通过国审的耐盐、抗旱、高产品种“小偃60”。它是我国过去广泛种植的高产抗病小麦“小偃6”的衍生品种。
“小偃”系列品种的出现为我国的小麦种植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的培育离不开我国著名的小麦遗传育种学家李振声。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饱饭的问题。彼时我国粮食年产量2000多亿斤,受北方冬小麦产区条锈病肆虐影响,一年就损失100多亿斤,相当于4000万人一年的口粮。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事迹故事篇5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盐碱地上书写了农业增产的奇迹,他就是被誉为“渤海粮仓”幕后英雄的李振声。作为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的奠基人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李振声院士的一生都在为“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而不懈努力。他的科技兴农梦,不仅照亮了盐碱地的希望,更为国家粮食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1931年,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少年时期的他,亲身经历了上世纪40年代初的大饥荒,那段以树叶树皮、蒜皮葱根充饥的日子,让他深刻体会到了粮食的宝贵和饥饿的痛苦。这段经历,不仅在他心中种下了对农业的深厚情感,也让他立下了要让中国人吃饱饭的宏愿。
1951年,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从此踏上了科研的道路。然而,他的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起初,他被分配到土壤学家身边,从事牧草改良土壤的研究,这让他一度感到迷茫和失落。但正是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小麦育种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6年,李振声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奔赴陕西杨凌工作。当时,小麦条锈病在我国黄河流域肆虐,一年便能导致小麦减产超百亿斤。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李振声苦苦思索解决之道。他结合自己从事牧草研究的经验,大胆提出将牧草与小麦进行远缘杂交,以培育出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