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事迹材料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吧,事迹是对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进行综合整理所形成的总结性书面材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抗美援朝事迹材料,欢迎阅读。
抗美援朝事迹材料(篇1)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副军长吴国璋同志,1919年4月生于安徽省金寨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吴国璋同志历经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历任战士、排长、政治指导员、营长、团政治处主任、团长、师长、军参谋长、副军长等职。吴国璋同志幼年即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参加红军后,努力向上,奋勇杀敌。长征途中,双脚严重冻伤,但他却以惊人的毅力,经受着难以忍受的疮痛,坚持行军打仗,胜利地到达了陕北。长征途中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先后任营长、团长等职。指挥部队多次粉碎日本侵略军的“铁壁合围”。在反“扫荡”和反“清剿”的战斗中,屡建战功,保卫和扩大了抗日民主根据地。根据地人民称他为“百战百胜的吴团长”。他还被冀鲁豫军区授予战斗模范的光荣称号。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吴国璋同志虽在病中,却十分关心朝鲜局势,日夜翻阅战况报道和朝鲜地图。二十年杳无音信的母亲有了消息,使他惊喜交加。但是,为了保家卫国,他毅然放弃了探亲打算,于1950年11月,带病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39军副军长。吴国璋同志指挥39军英勇将士,在冰天雪地的战场上与现代化装备的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先是在突破临津江等战役中取得了胜利,继而在第四、第五次战役中,率部猛追逃敌,连战皆胜。1951年10月,吴国璋同志在朝鲜前线英勇牺牲。年仅32岁。
抗美援朝事迹材料(篇2)
战斗英雄黄继光的连长万福来,在上甘岭那场战斗中身负重伤,下巴被美军的炮弹片给掀掉了,当场昏死过去,被抬下山去。部队领导以为他阵亡,给他记了功,还给他家里发了烈属证。
万福来醒来时,已躺在哈尔滨的阿城医院,和部队失去联系。1952年12月下旬的一天,同病室一位姓王的干事拿来12月21日的《人民日报》说:看!前线又出了一位英雄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他舍身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说着,他给万福来读了这篇新华社通讯《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通讯的结尾写道:黄继光被授予二级英雄荣誉班长孔庆三看到战士们斗志昂扬,准备充分,开心地笑了。1950年11月,为了打击麦克阿瑟的所谓“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总攻势”的嚣张气焰,孔庆三作为一名志愿军炮兵班长,随着部队来到了朝鲜。眼下这场战斗,是他入朝后的第一仗。自从接到任务后,他就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祖国人民和部队首长的重托,带领全班打好出国第一仗,打出5班的班威。
下午6时,5班在副连长赵芳君的带领下,踏着冰雪,顺着山沟向新兴里出发了。当五班来到于谷里时,和敌人遭遇了。机枪声、手榴弹声迅速响起。孔庆三带领战士们跑到山坡上,借着火光可以看见前方横着一个小岭,岭前面20米远,隐藏着敌人的一个火力点。敌人依托有利地势,将密集的火力发射成一个扇面,封锁着前面狭窄的道路,阻拦了突击连的前进步伐。突击连发起了几次冲击,都被压了下来,又组织了两次爆破,也都有没有成功。突击连与敌人形成了对峙状态。
当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炸毁敌人的火力点。孔庆三在仔细地观察着岭岗周围的地势情况,发现岭岗前后左右均没有可以利用的地形,只能把炮架到岭岗上面了。但此地距发射目标仅有20多米的距离,还没有超出炮弹爆炸的危险范围,要想发射炮弹,对孔庆三他们是很危险的。孔庆三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主动向副连长请战:“连长,把敌人这个火力点交给我们班吧,我们一定炸掉它。”副连长看了看孔庆三,严肃地说:“5班长,能否快速炸掉敌人的.火力点,关系着此战胜负,你们的担子可不轻啊!”“连长,你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孔庆三斩钉截铁地回答。
孔庆三和李胜永、弋会东很快把火炮架到了岭岗上面。但岭岗的地面上全是冻冰,根本无法构筑火炮阵地。孔庆三只好将炮架上的左柱锄架在岩石上,但右柱锄又悬空了,还是无法进行有效射击。时间已不再允许多想,此时的孔庆三毫不犹豫地拿起铁锹抵住了炮架上的右柱锄,用肩膀顶住了火炮腿……
“瞄准,开炮!”。随着大地的震动,愤怒的炮弹直射敌人的地堡。“轰”地一声巨响,敌人的火力点飞上了天。我们的英雄孔庆三却被92火炮的后坐力弹出了三四米远,同时被弹片击中腹部,壮烈牺牲。
战后,孔庆三“身体当炮架,打开胜利路”的英雄事迹,传遍了部队。他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无数志愿军战士奋勇杀敌。战后,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抗美援朝事迹材料(篇3)
伍先华(1927~1952),遂宁县三联乡人。民国16年(1927)生。家贫困,父玉恩,抬滑竿养活五个孩子。先华念两年私塾后务农,15岁时被拉壮丁入伍。不久,父母相继去世。先华在国民党军队里受尽折磨,幸于1949年12月获得新生,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3月,响应“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去朝鲜。
1951年4月至6月第五次战役中,先华冒着敌人疯狂的扫射和轰炸,把受伤的班长背下阵地,又急返战场与两个战友狠击敌人,打退了三次反冲击,荣立三等功。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次战役后,先华所在部队向北转移。他调到连部照料重病的连长。夜行军,他搀扶连长;淌水过河,他背着连长;爬山岗,他让连行靠在自己肩膀行走;敌人炮弹打来,他用身体护卫连长。不久,任二连一排三班班长。部队接到修筑防御工事的任务,先华班挖交通壕时,他采用先掏空底层再砸上层的办法,提高工效两倍半;修穿石坑道时,找窍门使爆破进度由30公分提高到50公分;修工事、劈木柴的斧头不够用,他让战士休息,自己顶风冒雪彻夜干;收工后,他让战士休息,自己则下山挑水;晚上,等大家睡觉后,还给战士刮掉鞋上的冰块,烤干湿鞋;战士脚冻,他把得奖的袜子送给战士穿,而自己却用破布包脚;班里少灯油,他以青去皮压碎烤干代灯的`办法,解决了燃眉之急。先华带领战士出色完成了修筑工事的任务,又荣获三等功。
连队到新坪附近练兵,先华班住在一户朝鲜老乡家。这家只有老俩口和两小孙。老人70多岁,干活吃力;小孙几岁,需人照料。于是,他和战士们研究,想出结合练兵为老人家做事的办法:爬山演习,每人背回一捆干柴,一趟比老大娘半月拾的还多;冲锋演习,把粪背上山;打野外,把玉米收回家;晚上谁站岗,谁就给牲口添把草,省得老大爷半夜起来。战士爱老乡,老乡也爱战士。老人常给战士送蜜糖水喝,老大娘悄悄帮战士洗衣服,把志愿军当自己亲人看待。部队奉命开拔,村里朝鲜老乡都来送行。金城官岱里反击战前夕,先华班进行了一系列战前准备。根据上级部署,这次战斗关键是爆破。不炸掉山腰敌人主阵地和指挥所,我方从哪里也别想打上去。这个艰巨的爆破任务交给了先华班。
1952年9月29日下午5时,官岱里反击战开始。先华领着班里党员战士宣誓:“在党需要的时候,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先华指挥全班分两个爆破组冲向目标。连续炸毁了几个地堡,但正面攻击部队还是被敌人坑道里的机压住不能前进,爆破组也有很大伤亡。当此紧急关头,先华抱起一捆10公斤的0包冲向火海。他中途中弹倒地,但还是尽力爬近敌人火力点,拉燃导火线冒着密集的弹雨,冲进坑道,炸死敌人40余人,消灭了火力点,扫除了部队前进的障碍,为官岱里反击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先华壮烈牺牲,时年26岁。
1952年11月2日,志愿军政治部给先华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爆破英雄”称号。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他的家乡遂宁,建有烈士陵园和他的塑像。
抗美援朝事迹材料(篇4)
四川省简阳县人,一九三○年出生,一九五一年参加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志愿军第十五军第二十九师第八十七团第五连副班长。上甘岭战役中,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四日晚,他们连参加反击537.7高地北山的战斗,他所在班参加了突击排。在攻击中,班长牺牲了,他指挥全班继续冲击,他左臂负伤,仍坚持战斗,并夺回了一个阵地,歼敌28名。当他只剩1个手______时,敌向他扑来,他拉响手______与敌同归于尽。立特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
抗美援朝事迹材料(篇5)
四川省三台县人,一九二九年出生,一九五一年参加革命,志愿军第十五军第二十九师第八十七团第五连战士。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四日,上甘岭战役中,他所在班反击537. 7高地北山一个阵地。战斗中,他因负重伤双目失明,什么也看不见。他一面呼叫着联络,一面往前爬,忽听到副班长薛志高叫他,原来薛的右腿被打断无法行动,经两人商量,他就背起薛志高,薛给他指路继续前进,坚持战斗。立特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
抗美援朝事迹材料(篇6)
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率队奔赴朝鲜时是志愿军15军44师师长。邱少云是向守志指挥的一场潜伏战中涌现出来的战斗英雄。2006年10月,我见到向守志老将军,他深情讲述了那场战斗的故事。
“当时,上级并没有明确赋予我们师攻占391高地的任务。”向守志说,“我们捕捉到战机,临机决定打潜伏战。我将这个任务交给配属我师的29师87团3营,并与该团领导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应对办法做了认真研究和准备。那天下午,敌人的一枚燃烧弹落在邱少云的潜伏点附近,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危急关头,他严守战场纪律,纹丝不动,最后英勇牺牲。战斗结束,师里决定组织工作组调查整理邱少云的事迹材料。他们调查回来后,我和师里其他领导同志集体听了工作组的汇报。我流着泪说:‘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战士呀!’师党委一致同意向上级报送邱少云事迹材料,请示给予记功和授予荣誉称号。”
后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邱少云追记特等功,追授他“一级英雄”称号。
抗美援朝事迹材料(篇7)
2003年5月,我在空军一个干休所见到战斗英雄黄继光的连长万福来。万福来给我讲述黄继光的故事,讲着讲着,一个“意外”出现:他的下巴突然缩回去了。原来,万福来在上甘岭战役中身负重伤,下巴被美军的炮弹片掀掉,当场昏死过去。后来,部队领导以为他阵亡了,给他记了功,开了追悼会,还给他家里发了烈属证。
万福来醒来时,躺在黑龙江哈尔滨一家医院,和部队一时失去联系。1952年12月底的一天,同病室一位姓王的干事拿来12月21日的《人民日报》说:“看!前线又出了一位英雄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他舍身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说着,王干事给万福来读了这篇通讯《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文章中写着“授予他二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黄继光的事迹远比这感人得多!”听病友念完这篇报道,万福来有些遗憾地说。“我是6连连长,黄继光是我的兵,当时是我在战场上临时任命他为6班班长的。我最了解他,亲眼目睹了他牺牲的悲壮场面……”他详细讲述了黄继光怎样争抢任务、怎样机智勇敢完成任务,又是怎样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扑向敌人机枪眼的经过。就这样,由万福来口述、王干事记录的一份关于黄继光的事迹材料上报领导机关。
1953年6月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发布命令:经志愿军政治部批准,二级英雄黄继光改授“特级英雄”称号。
抗美援朝事迹材料(篇8)
2003年12月,我慕名拜访河南省信阳军分区干休所离休干部张计发。他是电影《上甘岭》中8连连长张忠发的原型,参加上甘岭战役时是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7连连长。
回忆当年的情景,老英雄人未语,泪已流。他说:“这么多年来,《上甘岭》这部电影我不知看过多少遍,却一直没办法从头看到尾。每当看到‘全连吃苹果’的镜头,我都忍不住要掉眼泪。那时,一名负责运输弹药的战士扛来2箱手榴弹,顺便送给我1个苹果。就这么1个苹果,转了两圈吃不下去。当时,因为喝不上水,我们口干得话都说不出来,步谈机话务员急得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为的是打出血,用来滋润喉咙,以保证能够与上级联系。我先让话务员吃,他用手掂了掂,传给通信员,通信员又传给司号员、卫生员,大家都觉得自己不应该吃,都说应该连长吃。几十年过去了,那情景历历在目……”
张计发动情地说:“那时候,志愿军战士常常吃不上饭,但斗志昂扬。有一个晚上,我们160多人冲出坑道参加战斗,伤亡80多人。我们的战士为什么那么‘傻’?他们不是傻,他们知道自己是祖国的优秀儿女,是人民心目中‘最可爱的人’。他们心里想的是怎样当一个可爱的青年,怎样当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青年!”
抗美援朝事迹材料(篇9)
上世纪7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激战无名川》,讴歌了志愿军铁道兵部队冒着敌人炮火抢修桥梁、确保志愿军后勤运输畅通无阻的英雄壮举。河北省军区石家庄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老干部杨惠戎马一生,最难忘的正是在朝鲜战场抢修百岭川大桥的76个日日夜夜。
1952年初,美军对杨惠所在的铁道兵1师1团守卫的百岭川大桥实施“绞杀战”,企图切断志愿军前方战斗部队的粮食、弹药等补给。美军轰炸机不停地扔下炸弹,山头几乎被炸平了,只剩下百岭川大桥屹立在群山之中。当时,杨惠是团里派到一线指导抢修的唯一一名技术员。他和战友冒着炮火进行抢修,经常是桥刚修好,通了几趟火车,几小时后又被敌机炸毁。修了炸,炸了再修,不断循环往复,历时76天,成为名副其实的“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杨惠与“一级战斗英雄”杨连弟是一个团的战友。回忆往事,杨惠说,杨连弟入伍前是天津市一名架子工,有技术。当时和他一同参军的技术工人有18位,其中杨连弟被提拔为副连长。
杨连弟生前就是战斗英雄,危险时刻总是冲在最前面。抢修沸流江大桥的战斗中,杨连弟大胆提出利用敌机轰炸间隙白天进行施工的建议,大大加快了抢修进度,被铁道兵领导机关在部队推广。为尽快修复江心桥墩,杨连弟提出搭钢轨浮桥的设想,身先士卒带领大家干了七天七夜。由于极度疲劳,他在转身接钢轨时两手扑空掉进江里,被战友们救了上来。
杨惠说:“1952年5月15日,杨连弟在清川江大桥指挥连队架桥时,被敌机投下的定时炸弹弹片击中头部,光荣牺牲。那时我就在现场,他是在我的身边倒下的啊!”
抗美援朝事迹材料(篇10)
特级英雄,第20军第58师第172团第3连连长。抗美援朝战争中,杨根思率全排击退美军8次进攻,只剩他和一受伤士兵。他下令让受伤士兵撤离。美军发起第9次进攻,他抱起最后的炸药包,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电影《英雄儿女》中的英雄王成,喊着:向我开炮!拿起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就是以杨根思为原型人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