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杨嘉墀事迹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杨嘉墀事迹大家了解过哪些?杨嘉墀事迹有哪些值得关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杨嘉墀事迹【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杨嘉墀事迹(精选篇1)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1958年,美国继苏联之后发射了人类史上第二颗卫星。____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
其后,中国科学院专门成立“581”组研制人造地球卫星。1965年,杨嘉墀担任人造卫星总体设计组副组长,参与卫星总体方案的讨论,并专题论证了卫星的姿态控制及姿态测量。
经过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升空。
1975年11月26日,在甘肃省酒泉,中国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杨嘉墀与同事负责监视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工作状况。
在卫星运行到第七圈时,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惊险场面,测控中心收到的数据显示氮气压力下降过快。如果气压下降是因为氮气泄漏的话,那意味着卫星姿态控制的动力将消失,卫星必须提前返回。
对此,许多科学家主张让卫星提前返回。但经过周密的计算,杨嘉墀认为,气压下降是由温度过低引起的,过段时间就会稳定下来,卫星可以按照原计划运行3天。
正如杨嘉墀的测算,3天后,返回式卫星平稳地回到了科学家的预设地点,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卫星研制、发射、回收技术的国家。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杨嘉墀事迹(精选篇2)
杨嘉墀(1919.7.16—2006.6.11.),空间自动控制专家。生于江苏吴江,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47年、1949年先后获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曾任纽约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电子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空间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宇航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等。长期从事自动化技术及航天技术的研究工作。参与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领导和参加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姿态测量系统的研制;担任空间技术分系统设计师,在返回式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方案论证和技术设计中提出一系列先进可行的设计思想。
指导研制原子弹爆炸试验所需检测技术及设备等。联名倡议发展高技术建议(“863”计划)。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85年陈嘉庚信息科学奖、1999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等。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杨嘉墀事迹(精选篇3)
在我国卫星发展规划中,返回式卫星占有特殊的位置。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杨嘉墀就开始注意跟踪国外空间技术的发展动向,他结合美苏返回式卫星、载人飞船的相关信息,开展了有预见性的卫星控制理论研究。他坚持卫星上天前必须充分进行地面仿真模拟实验,并亲自带队进行了三次大型模拟实验,对姿态控制系统的参数优化和可靠性的验证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日后首颗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回收奠定了基础。
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于1975年11月26日发射后,也曾遇到过意想不到的惊险场面。杨嘉墀主持研制的“三轴稳定姿态控制系统”是决定卫星能否成功返回的关键所在。卫星入轨后突然出现氮气压力下降过快的紧急状况,如果气压下降是因氮气泄漏引起的话,靠喷气产生反作用力所实现姿态控制的返回式卫星,有可能永远无法回家。在紧急商讨中,多数科学家认为应当让卫星提前返回,“提前回家总比回不来强”。这时,钱学森把目光转向了正在一旁埋头计算的杨嘉墀,想听听他的意见。杨嘉墀用沉稳的语调分析说:“根据我的计算判断,气压降低是地面和外太空的悬殊温差导致,过段时间就会稳定下来,我认为实验可以按原计划继续进行。”一向决策有度的钱学森经过再三思考,果断决定采纳杨嘉墀的意见,让卫星再“飞一会儿”。11月29日,“太空游子”成功着陆,完美履行了杨嘉墀“在轨三天”的设计,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那一天,钱学森对身旁的杨嘉墀说了四个字:“控制有功。”
杨嘉墀反复强调要认真总结经验,更要将当前遥测数据的处理工作指导好,因为所得之结果还要为今后卫星设计的改进提供依据。自1975年至1992年,在连续成功地发射了13颗返回式卫星中,姿态控制系统都圆满地完成了它所承担的各项任务,从未发生任何故障,性能指标均满足使用要求。通过对遥测数据和恒星相机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表明所设计的姿态控制系统中的方案设计与技术设计都是正确的,所研制的各部件性能亦良好,整个系统运行正常。返回式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研制成功,为我国填补了卫星三轴姿态控制系统的空白,为其他型号卫星的研制增强了信心,亦为今后研制类似卫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杨嘉墀事迹(精选篇4)
1919年7月16日,杨嘉墀出生于江苏吴江震泽镇。他相继就读于震泽镇丝业小学、震属中学。1932年,举家迁居上海,考入江苏省立上海中学,1937年高中毕业。他读书用功,尤善工科,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1937年,杨嘉墀以工学院电机工程系第三名的好成绩被交通大学录取。时值淞沪抗战爆发,杨嘉墀在战乱中度过了大学四年。大学期间,杨嘉墀始终怀着抗日救国的理想信念奋发读书,取得优异成绩并多次获得奖学金。课余时,他加入有志研究科学的青年组织——科学生活社,曾担任该社科普杂志《科学生活》的编辑。
交通大学毕业后,杨嘉墀奔赴大后方,担任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电机系助教。1942年夏,西南联大电机系主任倪俊推荐他至昆明中央电工器材厂工作。1945年,杨嘉墀成功研制中国第一套单路载波电话样机,于昆明博览会展出,并发表一系列研究文章。
1947年1月,杨嘉墀前往哈佛大学,就读于文理学院工程科学与应用物理系。1949年4月,杨嘉墀以《傅里叶变换器及其应用》的论文通过答辩,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杨嘉墀事迹(精选篇5)
杨嘉墀(1919年9月9日-2006年6月11日),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今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我国著名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倡导人之一、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致力于中国科学技术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多次参与包括原子弹、导弹等秘密实验任务,主持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在中国卫星研制历史上树起一座丰碑。1990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杨嘉墀故居位于震泽镇砥定街32号杨氏老宅,占地面积约42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故居于2023年全面修缮后重新开馆,展馆分为序厅和“人生之路 故土寻根”“蔚然成才 矢志报国”“协力同心 两弹一星”“战略前沿 创新航天”“嘉木成荫 墀耀后人”五个篇章。故居以时间为经、事业为纬,通过展品、图片、文献、视频等形式,全面展示杨嘉墀院士砥砺前行的一生和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全方位展现杨嘉墀的家国情怀、创新精神以及赤子之心。
为传承和弘扬杨嘉墀院士精神,震泽镇依托故居开发了“追寻院士足迹 启迪科学梦想”等青少年教育活动、“震泽开讲啦”课堂等丰富的研学课程和“杨嘉墀院士”系列文创产品,努力打造一个集爱国主义教育、科普研学、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