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纬禄两弹元勋事迹故事
黄纬禄两弹元勋事迹故事是什么样的?黄纬禄个人的贡献成就是什么?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黄纬禄两弹元勋事迹故事(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黄纬禄两弹元勋事迹故事篇1
黄纬禄(1916年12月18日~2011年11月23日),安徽芜湖市人。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导弹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开创了中国固体战略导弹先河,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首枚潜地导弹总设计师,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副总设计师,中国陆上发射井液体战略导弹副总工程师,水下核潜艇固体潜地战略导弹总设计师,陆上机动车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和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知名导弹专家。被誉为“巨浪之父”、“东风-21之父”、“航天老总”。
黄纬禄于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194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硕士学位,196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011年11月23日晚,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黄纬禄长期从事导弹武器系统研制工作,他成功的领导中国第一发固体潜地战略导弹的研制。他提出“一弹两用”设想,将潜地导弹搬上岸,研制成功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武器系统,这两个型号的研制成功,为中国固体战略导弹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探索出中国固体火箭的研制规律,填补了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空白。
黄纬禄两弹元勋事迹故事篇2
中国航天事业伟大成就的背后,有一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人。“两弹一星”元勋、火箭与导弹技术专家黄纬禄就是其中一员。
2011年11月23日,95岁的黄纬禄永远离开了我们。
近日,记者到黄纬禄院士生前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寻访这位世纪老人为中国导弹事业不懈奋斗的足迹。
“毕生奋斗在中国导弹事业的黄纬禄并不为社会所熟知,但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是他开创了我国固体导弹事业的发展道路。他忠诚报国的赤子情怀、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大力协同的优良作风、默默奉献的高贵品格是航天精神的集中展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许达哲说。
黄纬禄1916年生于安徽芜湖。青年时代,看到祖国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践踏下。风雨飘摇,他立志“科学救国”。在英国伦敦大学取得无线电专业硕士学位后,黄纬禄怀着满腔报国热情回到了日夜思念的国。
黄纬禄两弹元勋事迹故事篇3
2011年11月23日,他静静地离开了我们,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导弹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开创了我国固体战略导弹先河,为我国导弹技术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为航天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就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纬禄,他用全部生命写就了“导弹人生”。
20世纪40年代初,20多岁的黄纬禄在中央大学求学和毕业后的社会经历中,看到了祖国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践踏下风雨飘摇,抱定了“科学救国”的志向。
1957年,在刚刚成立一年的中国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五院,黄纬禄开始了他的“导弹人生”。中国导弹的研制是从仿制开始的。但正当仿制工作进入关键时刻,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了全部专家。黄纬禄和他的战友们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搞出自己的“争气弹”!黄纬禄担当起了导弹的“中枢神经”——控制系统负责人的重任。
中国研制导弹的基础是一穷二白,一切必须从零开始。首枚导弹运往基地前,黄纬禄和战友们在午夜灯火通明的生产车间里把每一个环节重新仔细检查,在冬季滴水成冰的基地厂房里,他们对每一个电路单元都进行了反复的调试。他们要向世人证明,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也能造出导弹来。
黄纬禄两弹元勋事迹故事篇4
黄纬禄,中国科学院院士,自动控制专家,是我国杰出的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理论与工程实践研究工作,开创了我国固体战略导弹的先河,突破了我国水下发射技术和固体发动机研制技术,探索出了我国固体火箭与导弹发展的正确道路。主持研制我国第一个潜地和地地固体机动战略导弹并获得成功。获1985年度国家科学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年轻时的黄纬禄看到祖国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践踏下风雨飘摇,在痛苦地思考、寻找救国之路后,抱定了“科学救国”的志向。在英国学习期间,他第一次知道了导弹,他想:要是中国拥有了导弹,日本帝国主义就不敢再侵略我们了!于是,学成后他放弃了优厚的条件,毅然回到“一穷二白”的新中国。
1957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组建负责导弹控制系统设计工作的二分院时,调集了全国知名的无线电专家和电子技术专家,其中就有黄纬禄,黄纬禄发现问题快,分析问题准,解决问题往往“药到病除”久而久之,同事们给了黄纬禄另一个称谓——导弹医生。
固体潜地战略导弹的研制对于加强中国的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970年,在中国固体燃料潜地导弹研制初期的关键时刻,担任七机部一院控制系统研究所所长的黄纬禄被任命为固体潜地战略导弹研制任务的总体设计部主任。之后,他又被任命为固体潜地导弹总设计师。黄纬禄清醒地意识到,虽然自己投身祖国导弹事业已有十几年时间,且一直主持液体型号导弹控制系统的研制,但出任固体导弹研制的技术总负责人还要汲取大量的知识与信息,探索、掌握更多的技术,以解决研制过程中不断涌现出的技术难题。
因此,在总体部组织的欢迎会上,他真诚地对大家说:“我对固体型号导弹的了解还比较肤浅,请同志们把我当小学生,从ABC教起。”正是凭着这种谦逊的态度和认真钻研的作风,黄纬禄很快就胜任了技术总负责人的角色,并得到同事们的普遍认同。1982年10月12日下午,渤海海面上,一条喷火的“蛟龙”跃出水面,以极快的速度直飞蓝天。蛟龙尾部喷射出的橘红色火焰,把碧海蓝天映射得仿佛也燃烧起来。成功了!黄纬禄和大家一样,沉浸在难以言喻的喜悦中。消息传到北京,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来了贺电。
黄纬禄两弹元勋事迹故事篇5
1943年,黄纬禄在中央大学机电系毕业以后到英国进修。黄纬禄在英国一家无线电工厂实习期间,有一天德国的一枚V-2导弹落在了他所实习的工厂,由于黄纬禄是实习生,可以比正式员工晚半个小时上班,才躲过一劫。
但这一劫却给他带来很大震动:如果中国要有炸弹,就不会受日本侵略者的蹂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去参观一个展览,平生第一次看到了导弹。那是英国缴获的一枚德国导弹,配以解剖图。黄纬禄看了展览之后对导弹产生了浓厚兴趣。从此,他和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黄纬禄学成回国。新中国成立后,黄纬禄被调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二分院,担任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总设计师。
当时,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刚刚开始研制,黄纬禄很快投入到研制过程中。聂荣臻元帅的一句话让他记忆深刻:“我们一定搞出自己的‘争气弹’,为中国人民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