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24年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感动着每一位中国人!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24年事迹(15篇)内容,欢迎使用学习!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24年事迹篇1
带领村民致富脱贫,改变农村旧容旧貌,这份青春的纸卷上,大学生村官杨宁书写下最美的篇章。
2010年杨宁从广西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工作。
“那天在街上看见了一名连一碗粉都不舍得吃的老奶奶,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杨宁当即便决定要带领父老乡亲致富脱贫,改变家乡贫穷样貌。
如何找到一条合适的致富道路,这是杨宁面对的第一个难题。杨宁先后尝试种植竹子和辣椒,但均以失败告终。
但在挫折困难面前,杨宁并没有选择放弃,她不断调查研究,偶然得知紫黑香糯这一家乡特色品种,便号召村民集体种植,甚至变卖婚房、自掏腰包。
而这一切,只为家乡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
在杨宁的带领下,她的家乡——大苗山江门村,如今正成为乡村振兴示范点,越来越多人正奔走在致富道路上。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24年事迹篇2
13位“银发知播”积极探索互联网,弥合数字鸿沟,将更多的知识,传播给更多人。
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直播分享天文知识,引领大家探索宇宙奥秘;大学教授戴建业分享趣味古诗词,吸引百万粉丝;退休语文教师杨维云直播教授拼音汉字,帮助更多人识文断字......
从天文讲解、海洋科普,到物理实验、汉字教学,13位“银发知播”活跃于短视频平台,直播间是他们的教室,天南海北的学生汇聚一堂。
“银发知播”们用通俗易懂言语打破知识的壁垒,将三尺讲台搬上互联网平台,不断扩展知识的传播范围,让更多人能接触知识、学习知识。努力让神圣的知识殿堂的大门,向所有人打开。
春蚕不老,夕阳正红。13位“银发知播”与时俱进,发挥自己的余热,化流量为真正的知识力量。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24年事迹篇3
在新能源的赛道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带领着中国汽车,实现历史性超车。
陈清泉出生于马来西亚的一个华侨家庭,由于父亲从事汽车生意的缘故,陈清泉从小就接触到各种汽车,让新型汽车在赛道上驰骋,成为埋藏心底的愿望。
后在香港大学任教时,陈清泉选择电动汽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且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创造性地将汽车、电机、控制等技术融合,成为电动车学的新突破。
如今,八十高龄的陈清泉依然奔走在科研的道路上,积极参与各类学术论坛,让中国汽车,始终能驰骋在赛道前列,“为祖国贡献力量,是光荣的!”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24年事迹篇4
残缺的种子,依然能开始美丽之花;羁绊的人生,终能迎来繁花似锦。
儿时的一场大病使陆鸿成为一名“脑瘫患者”。疾病带来的生活阴影,笼罩着年幼的陆鸿,“同学都模仿我走路,每次体育课老师都不让我上,真难受,我想钻到桌子底下。”
在参加工作时,陆鸿也曾受到外界的质疑与排斥,在无数次的嫌弃与厌恶声中,他埋怨着世界的不公。
“不愿成为家人的累赘”父亲的离世让陆鸿下定决心,要撑起这个家。他开始摆摊、创业,练就一手绝活。
2017年,在苏州市吴江区残联帮助下,陆鸿开了一家相册工厂,并招聘大量残疾人,“残疾人找工作不容易,我希望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岗位,让他们把自己的光给发亮。”
在陆鸿的经营之下,他的工厂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自己淋过雨,却依然想为他人撑伞,残缺的碎片,依然拼凑出绚烂人生。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24年事迹篇5
风洞作为地面上的“天空”,飞行器的“摇篮”,见证着我国东风系列导弹、神舟系列飞船等国之重器的诞生与成长。而俞鸿儒院士,就是我国高超声速风洞奠基人,研究风洞技术已有60余年。
在国家资金紧张之际,俞鸿儒选择了省钱的研究路径,成功完成试验!
在报国家奖项时,作为主要设计者的他却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最后。
致敬!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24年事迹篇6
刘玲琍是湖南衡阳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她扎根讲台,坚持做一件事,就是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学习开口说话。
刘老师自编教材,自创唇舌操、触摸法和情境教学法,每天一对一教学,让学生感受气流的大小,声带的震动。
33年来,她教的80多名听障学生中有20多名考上了大学。
谢谢你让这些孩子实现梦想!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24年事迹篇7
世锦赛、大运会、亚运会、世界杯三站,2023年,张雨霏参加59个项目,拿下23块金牌,平均4天一场比赛。
“有些比赛是为了国家,将国家的责任扛在肩上,只有一个字:做!”巴黎奥运倒计时,张雨霏说想做世界的“蝶后”,加油!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24年事迹篇8
今年60岁的农业专家杨华德,援助非洲布隆迪已有9年。
在杨华德和团队手把手的帮助下,布隆迪水稻产量由平均每公顷3吨提升至10吨。
杨华德带出的布隆迪学生,不仅自家水稻种得好,还被派往邻国传播先进经验。
稻浪千重,路远情长。致敬!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24年事迹篇9
穆言灵和她的丈夫,都是热爱中国文化的美国人。
他们创立了“鼓岭之友”,并奔走于美国的东西海岸间,寻找那些尘封在鼓岭柳杉和欧美式老房子里的人物,让美好的记忆重新鲜了活起来,续写着中美两国民间浓厚情谊往来的佳话。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24年事迹篇10
香港视障歌唱演员萧凯恩,3个月大时,因眼癌摘除眼球。
起初学钢琴,很多老师都不相信她能学会。但凯恩没有放弃,她通过摸盲文点字乐谱和听录音反复背诵,一点一点学会了弹钢琴。
学习唱歌时,她也要先把旋律背下来,用千遍的练习熟读歌词。
她在黑暗中追逐音乐梦想,20岁时已赢得超70个音乐比赛奖项。
即使身体残疾,她依旧经常参加义演筹集善款,甚至不怕艰苦去贫困山区当义工。“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你努力,就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24年事迹篇11
孟二梅是北京市门头沟区落坡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2023年7月30日,K396次列车被暴雨滞留在落坡岭站。孟二梅接到任务,积极救助滞留乘客,在断水、断电、断网的情况下,她带领社区300名老弱病残居民,想尽办法让近千名被困乘客在暴雨中免于冻饿。
她的一句“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让大家饿肚子”,感动了无数人。
一场暴雨,一场灾情,让全国记住了一个地名和一群人,也让我们记住了孟二梅。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24年事迹篇12
受父母影响,张雨霏3岁就开始游泳,在里约奥运会前,她曾自信满满,但结果让她认识到与国外选手的差距。
之后,她决定改变技术,尽管风险极大,她仍选择从零开始。熬过了漫长的艰难岁月,她终于等来了涅槃重生的机会。
2023年9月,张雨霏参加杭州第19届亚运会,并斩获六枚金牌,被评为“最具价值运动员”。张雨霏是赛场上的“劳模”,平均每四天一次比赛,如此高强度的赛程,如果为自己,可以不去,但是为祖国,她必须去。
在颁奖现场,她听到观众唱国歌的声音,逐渐盖过自己的声音,不禁潸然泪下。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24年事迹篇13
在布隆迪的田间地头,有一位专家就像农民一样劳作,他就是来自中国的水稻专家杨华德。通过潜心带领专家组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八年时间成功将该国水稻产量由平均每公顷3吨提升至10吨,让中国的杂交水稻成为摆脱贫困与粮食困境的“金钥匙”。
2024年,60岁的杨华德开始了第三期援非工作,11年的辛勤耕耘,通过“一带一路”将中国的友谊和智慧,播撒在这片非洲大地上。
他不只带来了优质稻种,更是传递中非友好情谊的使者。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24年事迹篇14
2023年,年近九旬的牛犇参与演出的四部影视作品与观众见面。70多年来,他精心刻画了200多个经典银幕形象,即便是很小的角色,他都会全力以赴。
为了演好角色,他常常潜心在生活中学习各种技能,他从不给别人添麻烦,没有助理,不用替身,受伤后打上麻药也要完成角色,“我不用人扶,哪跌倒哪爬起来。”
在作品中,他经历了新中国的建立,见证了新时代的开启。牛犇劝告年轻人,爱电影的鲜花和掌声,也要为电影付出。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24年事迹篇15
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码头是怎样炼成的?找到这个答案,港口专家张连钢走了10年。
2013年,青岛港决定筹建全自动化码头,处在肺癌术后康复期的张连钢毅然挑起重担。那时候,国外垄断自动化码头技术,不信邪的张连钢带领团队迅速展开科研攻关,用三四年时间就完成了国外常规八到十年建设任务。张连钢也从智慧码头的“门外人”,成为智慧码头的“推门人”。2017年5月,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一期投产,创下世界自动化码头开港作业效率最高纪录。后来,张连钢团队多次打破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并荣获“时代楷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