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铸舰师黄武刚个人事迹

| 李金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大国铸舰师黄武刚个人事迹(5篇)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大国铸舰师黄武刚个人事迹

大国铸舰师黄武刚个人事迹精选篇1

在2021年晶昊盐化岗位练兵、职业技能竞赛中,重碱车间一值司塔主操黄武刚获得理论和实操考试总分第一名,荣获公司司塔技术能手称号。

黄武刚是一名退伍军人,2002年入职公司成为一名汽轮机操作工,因工作表现优秀很快便转为主操岗位,2015年抽调至参与纯碱项目筹建,并选派到淮安学习,2017年成功竞聘为蒸吸司塔主操。

大国铸舰师黄武刚个人事迹精选篇2

12月11日,由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主办的“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全国巡回报告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活动采取“主题宣讲+互动交流”形式开展。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我所一六室副主任黄武刚作为宣讲团的一员赴黑龙江哈尔滨、山东济南,江苏南京等地,作主题为《用赤诚青春铸“利舰” 驰骋祖国万里海疆》的宣讲。

黄武刚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临危受命,为公安边防干警的首次境外武装执法提供紧急装备支撑,一个月内完成5艘船的执法改装任务;讲述了随船参与钓鱼岛海域的常态化巡航,担任 “中国考古01”号考古船的总体研制专业负责人,以及随雪龙号破冰船参加南极科考,获取极限条件下船舶结构、抗冰系统、极地科考作业等关键系统的第一手资料的经历,以及一路成长、一路追梦星辰大海的故事,展现了新时代舰船青年在为民族复兴强国伟业中奋楫笃行、挺膺担当的精神风貌,得到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

大国铸舰师黄武刚个人事迹精选篇3

“中国考古01”是我国首艘专业考古船,设计难度大。作为船舶总体设计师,黄武刚根据考古需求及船舶航行海域,在确定好船长、船宽、吃水、航速和排水量等船体母型后,开展总布置优化设计及性能校核计算,在大量的系统及设备之间进行协调,在实用性、先进性、安全性、前瞻性及美观性当中达成平衡。

一次又一次的尝试、突破、推倒重来,黄永刚最终出色完成了总布置集成优化、线型和性能研究工作,协助解决了电力推进系统和考古系统复杂、空间布置紧张等设计难题。

2014年9月,“中国考古01”首航丹东,对甲午海战区域开展水下沉船遗址调查工作。由于有了先进的考古船加持,百余件文物陆续出水,考古人员初步确认这艘沉船就是“致远舰”。得知这一消息后,黄武刚兴奋了好一阵。

参加工作后,最令黄武刚感到光荣和自豪的,是他2017年代表中国船舶701所随雪龙号首次参加极地科学考察。在这次为期108天的考察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惊喜与惊险。一次,雪龙号遭遇两个强气旋,大片海冰高度聚集连接成片达十几公里,受降雪干扰,瞭望和雷达均无法识别冰山和水道。受强风影响,冰情变化剧烈,冰图信息失效,雪龙号因为破冰能力有限,被困冰区多达一个多星期,几乎与外界失去联系。

这次历险,更加坚定了黄武刚专注研发更强破冰能力破冰船的决心。回国后,在国内没有重型破冰船母型参考的条件下,黄武刚通过大量国内外调研学习和计算分析研究,独立研发出双向破冰船线型,经国外权威机构计算,破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指标。

大国铸舰师黄武刚个人事迹精选篇4

要实现“舰船报国”的理想,不能纸上谈兵,需经历无数磨砺。2011年11月,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黄武刚便接受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担任总体专业负责人,用一个月的时间将5艘老旧商船改装成武装巡逻船。

“当时,现场条件非常艰苦,几乎没有现代化船厂的施工条件。而且因为是老旧民船,许多图纸不全……”黄武刚回忆,自己白天出去测量,晚上回来出方案,每天都得工作到凌晨。最终,团队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改装工程及图纸现场送审工作,有效保障了行动任务。这次牛刀初试,让黄武刚快速成长,也让他迈出实现“舰船报国”的坚实一步。

黄武刚认为,青年人在事业成长中,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乐于接受新事物的优势,用好各种知识平台,加强学习,“在学中干,在干中学”。

大国铸舰师黄武刚个人事迹精选篇5

清晨,江边,伴着一群白色海鸥清脆的鸣叫声,一艘崭新的蓝灰色“战舰”迎着朝阳,驶向大海。目送着亲手设计的舰船渐渐远去,35岁的黄武刚感到,“舰船报国”的梦想离自己越来越近。参加工作11年,黄武刚已主持并参与我国十余型舰船的总体开发及设计工作。

黄武刚出生成长于湖北孝感,报考大学时,船舶设计还是一个相对冷门的专业。随着学业不断深入,“舰船报国”的理想在他心中萌芽。研究生毕业后,成绩优异的他如愿进入中国船舶701所,成为一名船舶设计师。

208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