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纬禄两弹一星功勋事迹
黄纬禄两弹一星功勋事迹新鲜出炉,黄纬禄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黄纬禄两弹一星功勋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黄纬禄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篇1
上世纪70年代初,为研发中国的潜地导弹,几百位建筑工人在祖国的黄土高原上正热火朝天地建造着能模拟潜艇水下发射条件的“陆上水池”。
担纲技术总负责人的黄纬禄从北京风尘仆仆赶到工程现场详细查看,随着对工程的深入了解,他的疑虑越来越大:原来,按照外国模式,潜地导弹在上艇前必须经过陆上水池试验,但团队经过充分论证后发现,水池并不能完全模拟水下环境,耗巨资建设这样一个工程,有没有必要?
当时,摆在黄纬禄面前的研制条件十分有限,倘若不建水池,并无其他办法。
“我们的科研经费是人民节衣缩食省出来的,国家底子薄,我们要为国分忧,在不降低指标性能、不延长研制周期的情况下,能节省一点就节省一点。”抱定这样的念头,黄纬禄和同事们从科学性和经济性出发,对导弹的试验流程再次进行深入论证,并提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建议:取消陆上水池试验,利用南京长江大桥搞模型弹投放试验!
此言一出马上引起了轰动。研讨会上,黄纬禄慎重地阐述了详细方案,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钱学森听后拍案叫绝。最终,黄纬禄的“金点子”得到批准,陆上水池建设被取消。此举不仅为国家节省了上亿资金,还缩短了潜地导弹的研制周期。
黄纬禄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篇2
1982年10月12日,中国自主研制的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巨浪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水下发射核导弹能力的国家,中国的国防力量得到提升。
成功的背后,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巨浪一号”总设计师、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
1943年,黄纬禄前往英国留学。机缘巧合下,他有幸参观了英国缴获的一枚德国V-2导弹,成为较早见到导弹的中国人。
1947年,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硕士的黄纬禄,拒绝了多家公司的高薪挽留,怀着一腔赤子之心归国。
新中国成立后,黄纬禄和所有技术人员一样,下定决心,豁出性命也要搞出自己的“争气弹”!
20世纪60年代,中国先后成功研制了原子弹和液体地地战略导弹。虽然它们的威力很大,但都面临准备时间长,且机动隐蔽性差,缺乏二次核打击能力的问题。潜地固体战略导弹的研制势在必行。
1970年,54岁的黄纬禄被安排到潜地固体战略导弹总体部任职。收到任务后,黄纬禄二话没说就去报到了。
黄纬禄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篇3
1957年,他开始了自己的“导弹人生”。50年代末期,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了全部专家。他和战友们下定决心,一定要搞出自己的“争气弹”。三个月后,我国成功发射第一枚运载火箭。中国的航天事业从此丢掉拐棍,大步前行。
1982年10月12日,我国第一枚水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在导弹试射成功前的两个多月里,过度操劳的他体重一下子骤减了11公斤。身边的人心疼地说,他是剜下了自己的肉补在了导弹上!
“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这“四共同”如今已被奉为中国航天人的“金科玉律”,正是他在潜地导弹研制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的。
“与党同行——知识分子的红色记忆”第九期,共同走进“火箭老总”黄纬禄的红色记忆。
黄纬禄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篇4
曾经一个少年目睹了敌军的轰炸,他说:我们国家要是有这个东西也不会被人欺负的那么惨。多年以后他造出了导弹。
这个人便是黄纬禄。
1916年,黄纬禄在安徽芜湖呱呱坠地,受家庭教育的熏陶,自小便学习认真,成绩优异。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黄纬禄一直保持着学习的劲头,顺利完成了自己所有的学业。1940年,从中央大学结业,并于1943年到英国留学。学成之后,黄纬禄立即回国,拒绝了英国提供的优厚工作条件。只是,当时国民党正在打内战,黄纬禄还没有一展身手的机会。
机遇出现在1956年,当年国防部五院成立这个部门专属研究导弹,这为黄纬禄施展拳脚提供了舞台。
1957年,黄纬禄报名参加了国防部五院。
在国防部五院的带领之下,中国多项导弹技术实现突破,多款导弹面世,从1960年的东风一号,到1964年东风二号,再到1966年两弹结合,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有黄纬禄的功劳在内。
黄纬禄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篇5
黄纬禄是中国著名的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曾经担任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副总设计师之一,也曾经参与研制多种液体和固体战略导弹,包括中国第一枚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巨浪一号”、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东风-21”等,被誉为“巨浪之父”、“东风-21之父”、“航天老总”
留学归来研发导弹,身处逆境不离导弹,生病卧床牵挂导弹,第一枚弹道导弹,第一枚搭载核弹头的导弹,第一枚潜地导弹……中国战略导弹事业的每个里程碑,都镌刻着他的名字。
1936年8月,他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国立中央大学电机系无线电专业。英国工业协会和国民政府教育部共同选拔留英实习进修生,学校将黄纬禄推荐给教育部。
于是他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攻读无线电专业,获得硕士学位,他是中国最早从事无线电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
1947年10月,毕业回国的黄纬禄来到上海,到中央无线电器材有限公司研究所从事研究。两年后,无线电研究所从无线电器材有限公司独立出来,改称为上海电工研究所。1952年10月,上海电工研究所迁入北京,与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所合并,成立了电信技术研究所,黄纬禄担任保密通信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