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昌中国核物理学家事迹
王淦昌中国核物理学家事迹大家知道有哪些吗?王淦昌为人是怎样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年王淦昌中国核物理学家事迹(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王淦昌中国核物理学家事迹【篇1】
迈特纳是个工作起来“不要命”的人,但她渐渐发现,她这个中国学生比她更加“不要命”。王淦昌常常因为实验忘了时间而被锁在研究所的大门里,但在这样一个勤奋的小伙子身上,迈特纳竟然犯了一个固执的错误。一天,王淦昌听完一个学术报告会后,灵感突然闪现。他对报告中涉及的物理现象和结论提出了质疑,同时又想到了一个新的实验方法。欣喜万分的王淦昌两次向导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可都遭到了迈特纳的拒绝。
然而,就在1931年,英国人查德威克却采用了与王淦昌类似的实验方法发现了中子,并由此获得了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虽然错过了诺贝尔奖,但是王淦昌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前行,还把学生时代的这个教训,时时记在心里。这个遗憾也成为他之后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一面镜子。
1934年,在德国取得博士学位后,27岁的王淦昌毅然选择回国。这让当时他的同事很不理解,“科学没有国界,中国那么落后,没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实验条件,你为什么还要回去呢?”王淦昌坚定地回答道:“正如巴斯德所说,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的祖国正在遭受苦难,正需要我回去!”就这样,王淦昌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返回了祖国。他先后在山东大学和浙江大学任教,不仅潜心教育和科研事业,而且心系祖国命运。
王淦昌中国核物理学家事迹【篇2】
王淦昌对于自己分工负责的爆轰物理实验研究各方面的工作极端负责,不满足于听听汇报,总是亲自深入到工作场所查看询问,并亲自动手操作。
对于内爆型原子弹,爆轰物理实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使外层高能炸药爆炸后所产生的爆轰波转换成向心的冲击波来压缩核材料。一种办法就是用若干个以平面波发生器为基础的曲面波发生器拼合在一起。人们将这种发生器简称为聚焦元件。设计研制的聚焦元件要通过爆轰试验调正定型。王老师与陈能宽教授和技术人员一起,通过上千发爆轰试验,研制调整出能产生合乎要求的波形和冲击波速度的聚焦元件。在聚焦元件的设计研制中,王老师还根据他在别的领域中了解的方法,提出另一种聚焦元件的设计方法和思路。由于当时条件限制,未能采用。王老师知识面广,学术思想活跃,许多想法在以后的核武器研制中发挥了作用。
爆轰物理实验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炸药部件的浇注成型。对于王老师来说,这是个新的领域,但他并不畏惧,而是亲自动手操作,向现场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学习,并把自己在别的方面了解的情况和技术介绍给大家。例如在研究高爆速时,要将爆速高的固相炸药用液相炸药来粘结。如何提高固相炸药的含量并使它成型的工艺遇到了难题。王老师提出真空浇注法,并指导大家去做。经过试验,证明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可以按需要浇注出各种形状的高质量炸药部件。在研究低爆速时,又遇到一个新问题,需要在液相炸药里加入固相掺杂物,这就出现因黏度大使浇注出来的炸药部件质量不高的问题。王老师在杂志上看到一种用在水泥上的综合颗粒法,经过试验,用来制作低爆速炸药。就这样,成功地浇注出各种不同成分配比、不同爆速、不同形状、成分均匀的炸药部件。
王淦昌中国核物理学家事迹【篇3】
王淦昌早年最重要的科研成果是“关于探测中微子的建议”。
中微子先是在理论上被预言,还是在1930年,物理学家泡利(Wolfgang Ernst Pauli,1900年4月25日-1958年12月15日))提出一个大胆设想,他在解释β射线的放射性时,认为其野性,在放出一个电子同时,还放出了一个不知是什么的粒子,该预言成功地建立了β衰变现象的理论。后来,这个不知是什么的粒子被称为中微子,但是中微子极难直接探测到,泡利经这样比喻,寻找中微子“比在撒哈拉大沙漠中寻找某一粒沙子还要难得多。”他还曾经预言,中微子这种东西是永远测不到的。
但是中微子却又是无所不在的,宇宙中到处都是,每一秒钟都有成百上千亿个中微子穿过我们的身体,我们却浑然不觉,因为这种东西极小极轻,又不带电荷,质量大约只有电子的百万分之一,跑的却和光速一样快,轻松穿越地球也不受阻挡,所以这种东西的简直不可捉摸,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对寻找中微子束手无策毫无办法。
王淦昌在德国读书的时候,正好也是泡利提出中微子假说、费米完善的时期。那个时候,王淦昌就对中微子非常感兴趣。在战火纷飞的中华大地上不断辗转迁移的同时,王淦昌还坚持着自己的科研。1941年,王淦昌在发表于美国的《物理评论》杂志上的论文《关于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中,这篇论文中提出的通过轻原子核俘获K壳层电子释放中微子时产生的反冲中微子的创造性实验方法揭开了研究中微子的实质性一步。他还具体建议用Be7的K俘获过程作研究,并且指出:“测量放射性原子的反冲能量或动量是获得中微子存在的证据的唯一希望。”
王淦昌中国核物理学家事迹【篇4】
1943年王淦昌在美国《物理评论》杂志发表 《关于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同年该文被评为 最佳论文之一。但是,王淦昌虽然知道寻找中微子的方法,却缺乏设备验证。运用王淦昌提供的方法,美国科学家菜茵斯发现了中微子,并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奖。可以说,这是王淦昌第二次错失诺贝尔奖。
中国贫穷落后,王淦昌有很多出国游学的机会。但是为了拯救多灾多难的祖国,王淦昌却选择了留守,直到新中国成立。
1956年,中国开启了自己的核武器制造计划。王淦昌会同苏联专家一起,开始为中国研究原子弹。作为世界闻名的科学家,王淦昌全程参与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在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他的光芒可以用“无人能比“来形容。
在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中,钱学森自然是第一功臣,但说到第二功臣,却没人知道了。但是根据后来解密,这位功臣正是王淦昌。在“两弹”工作开始到成功以及之后相当一段时间里,对从事这项工作专家的情况都是保密的。
在明面上,唯有钱学森、钱三强等少数担任国家职务的科学家能够显示自己的名字,而王淦昌、邓稼先等科学家,必须隐姓埋名,其中就包括王淦昌。
原本,以王淦昌的研究进度,他完全可以获得诺贝尔奖。而五六十年的美国同行也多次称,中国有个足以获得诺贝尔奖的王淦昌。
但是为了帮助中国造出原子弹,获得安全和尊严,王淦昌毅然放下了诺贝尔奖,放弃了对个人荣誉的追求,而是甘心藏在幕后,做无名英雄。在核弹研制的过程中,王淦昌一直处于中心的地位,即使是邓稼先,也得在他面前毕恭毕敬。
王淦昌中国核物理学家事迹【篇5】
20世纪50年代,王淦昌等科学家在云南昆明东川一座3200米的山峰上,建起了中国第一个宇宙线实验室——落雪站。在这个实验室,他们发现了一系列奇异粒子,使得中国宇宙线的研究跻身世界前列。1956年9月,王淦昌作为中国代表,前往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研究基本粒子。在该原子核研究所工作期间,王淦昌领导的小组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
1961年4月3日,王淦昌接到秘密任务,参与中国原子弹的研制工作,此时他已年过半百。临危受命,他毫不迟疑:“我愿以身许国!”毅然放弃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投入到全新的核领域中。从此之后,他化名“王京”,默默为中国核事业奋斗十余载。他指导设计原子弹的实验元件,很快便掌握了原子弹内爆的关键技术和实验手段。原子弹成功爆炸后,王淦昌又马上参与到氢弹关键技术的攻关工作中去。他用一生践行了“以身许国”的誓言。
他把毕生的智慧都给了中国科学事业,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征程上,正涌现出越来越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真情回应时代脉搏。当代青年应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书写壮丽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