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九章两弹一星功勋事迹范文
赵九章两弹一星功勋事迹大家了解多少?赵九章的研究生活是怎样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赵九章两弹一星功勋事迹范文(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赵九章两弹一星功勋事迹范文篇1
1926年(民国十五年),以突出成绩考入浙江工专(浙江大学工学部前身)。
1929年-1933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通过庚款考试,于1935年赴柏林大学从师气象学家Hvon菲克尔。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报考第二届公费留学生,成功考取庚款出国留学生。
1935年7月-1938年10月,德国柏林大学,气象学专业博士。(师从气象学家H·Von·菲克尔)。
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西南联大任教。赵九章把数学和物理引入气象学,研究信风带主流间的热力学,完成了中国第一篇动力气象学论文-《信风带主流间热力学》。
1944年(中华民国三十三年),经竺可桢推荐,主持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工作,承担起继竺可桢之后中国现代气象科学奠基的重任。
1944年—1949年兼任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 )理学院气象系教授,讲授动力气象学。
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赵九章指出,实际大气在斜压状态下可以是不稳定的,即振幅将随时间增长而形成天气图上观测到的气压场的槽、脊分布和发展,这是现代天气预报的理论基础之一。
赵九章两弹一星功勋事迹范文篇2
还记得我国笫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吗?还知道总设计师的姓名吗?他在动乱年代被迫害自杀,没能看到亲自研制的卫星遨游太空。
他就是:中国人造卫呈之父——赵九章。赵九章自杀后,国防科委的罗舜初将军很快打电话向周恩来总理作了报告。周恩来得知这一消息后,顿时流下了热泪。
日理万机的周恩来还第一次停止了办公,当即向有关部门打电话查问这一情况,随后又委派专人去中国科学院进行追查。赵九章:空间物理学家、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地球物理学和空间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
建立和发展我国动力气象、大气环流、数值天气预报和云雾物理等学科及其研究工作。领导开创我国火箭探空研究,探索卫星发展方向,并在卫星系列发展规划、探测方案制订、东方红1号卫星和返回式卫星等总体方案确定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获198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赵九章两弹一星功勋事迹范文篇3
中国航天日为每年4月24日,可大家是否知道这背后关于共和国人造卫星之父——赵九章老先生的故事?
相信60后、70后甚至是80后的朋友们肯定都听过《东方红》,其实被广播普及进而传唱的歌曲,背后离不开卫星无线电波传播。1970年6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入轨,壮阔的《东方红》通过无线电波唱响神州大地。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里程碑,背后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中国人造卫星之父”——赵九章。
赵九章1907年10月15日出生于河南开封,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因聪明好学被父母寄予厚望。而他本人也不曾辜负这份天赋,从小刻苦努力,成绩优异。
1919年,“五四运动”运动爆发,在赵九章的心中埋下了一枚叫做“科学”的种子。面对军阀割据和社会动荡的局面,年幼的赵九章意识到要改变国家现状,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就必须走科学和民主的路子。从此,立下了成为一名科学家的志向。
天道酬勤,1925年9月,赵九章考入了浙江公立工业专科学校预科电机工程(现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前身),并于1929年8月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叶企孙。在清华,赵九章彻底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结识了一大批有识之士,他们一起钻研、实践和拼搏,后来这一批人都长成了共和国科学史上的栋梁。
赵九章两弹一星功勋事迹范文篇4
1907年10月15日,赵九章出生于河南开封的一个中医世家。父母育有两子一女,他位列第三。聪明好学的他从小就被父母寄予厚望,常常在书海中徜徉。久而久之,他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18年9月,11岁的他进入开封北仓小学高小部读书,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人生格言,给自己号“自强”,勉励自己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让年仅12岁的赵九章对社会现状产生了一些思考。他逐渐意识到,中国要摆脱落后,必须发展科学和民主。成为一名科学家的念头,在他的心里扎根。人一旦拥有目标,就有了前进的勇气。1925年9月,赵九章考入浙江公立工业专科学校预科电机工程科(现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前身)。天资聪慧的他勤奋刻苦,一刻不停地研究学习。命运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努力的人。
1929年8月,他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在那里结识了他的伯乐和恩师、物理系主任叶企孙,并和同学傅承义等许多优秀的同学成为同窗和人生挚友。他与同学们一起钻研、共同进步,毕业前还曾到位于南京的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在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指导下实习。在竺可桢先生的影响下,1935年7月,赵九章启程前往德国柏林大学深造,主攻气象学。在这里,扎实的功底和前沿的思想让他的博士论文大放异彩,他完成了中国第一篇动力气象学论文《信风带主流间的热力学》,率先把数学、物理引入气象学,开创了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先河。
赵九章两弹一星功勋事迹范文篇5
赵九章,1907年生于浙江吴兴县。
赵九章出身中医世家,幼年就读于私塾。
赵九章是国民党元老戴季陶的外甥,并做过戴的机要秘书,他若要走仕途,自然前程不可限量。但他不愿做官,一开始便选择了追求知识的道路,
赵九章先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后进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1933年清华大学毕业后,通过庚款考试,于1935年赴柏林大学攻研气象学。
1938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历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
赵九章是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1945年,他首次在世界上提出行星波斜压不稳定的概念。这是现代天气预报的理论基础之一。
1946年赵九章在芝加哥大学作这一学术报告时,引起国际气象学家的高度重视。在气象学发展史上公认“公元1946年,中国赵九章提出行星波不稳定概念”。
解放战争后期,气象研究所奉命迁往台湾,赵九章和所内科学家们一起留下来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九章促进组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新中国成立初期,技术力量薄弱,赵九章与涂长望携手合作,组建联合天气预报中心和联合资料中心,为新中国气象事业中两个最基本的分支(天气分析预报和气象资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6年,他出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气象组组长。
从1957年起,他积极倡议发展中国自己的人造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