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纬禄中国航天科学家事迹
黄纬禄是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的科学家,黄纬禄的事迹大家想了解哪些故事?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年黄纬禄中国航天科学家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黄纬禄中国航天科学家事迹(精选篇1)
上世纪70年代初,为研发中国的潜地导弹,几百位建筑工人在祖国的黄土高原上正热火朝天地建造着能模拟潜艇水下发射条件的“陆上水池”。
担纲技术总负责人的黄纬禄从北京风尘仆仆赶到工程现场详细查看,随着对工程的深入了解,他的疑虑越来越大:原来,按照外国模式,潜地导弹在上艇前必须经过陆上水池试验,但团队经过充分论证后发现,水池并不能完全模拟水下环境,耗巨资建设这样一个工程,有没有必要?
当时,摆在黄纬禄面前的研制条件十分有限,倘若不建水池,并无其他办法。
“我们的科研经费是人民节衣缩食省出来的,国家底子薄,我们要为国分忧,在不降低指标性能、不延长研制周期的情况下,能节省一点就节省一点。”抱定这样的念头,黄纬禄和同事们从科学性和经济性出发,对导弹的试验流程再次进行深入论证,并提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建议:取消陆上水池试验,利用南京长江大桥搞模型弹投放试验!
此言一出马上引起了轰动。研讨会上,黄纬禄慎重地阐述了详细方案,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钱学森听后拍案叫绝。最终,黄纬禄的“金点子”得到批准,陆上水池建设被取消。此举不仅为国家节省了上亿资金,还缩短了潜地导弹的研制周期。
1970年7月的一个夜晚,南京长江大桥突然宣布戒严,潜地导弹的模型弹试验在酷暑中如期开始并终获成功。与国外同类型号相比,黄纬禄等人提出的“台、筒、艇三步走”试验程序“又快又省”,开创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潜地导弹试验新路。
黄纬禄中国航天科学家事迹(精选篇2)
1936年8月,他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国立中央大学电机系无线电专业。英国工业协会和国民政府教育部共同选拔留英实习进修生,学校将黄纬禄推荐给教育部
于是他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攻读无线电专业,获得硕士学位,他是中国最早从事无线电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
1947年10月,毕业回国的黄纬禄来到上海,到中央无线电器材有限公司研究所从事研究。两年后,无线电研究所从无线电器材有限公司独立出来,改称为上海电工研究所。1952年10月,上海电工研究所迁入北京,与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所合并,成立了电信技术研究所,黄纬禄担任保密通信研究室主任。
他在电信技术研究所期间,解决了测速仪、频率仪、便携式保密机、复式保密机的研制与生产问题。1954年,他被推选为北京市为建设新中国有特殊贡献的十位英雄人物之一
1970年7月,我国决定开始研制固体潜地导弹。在南京长江大桥附近进行全尺寸模型弹水下冲击试验时。黄纬禄组织参与了试验的全过程。在没有任何遮拦的露天作业现场,烈日的暴晒使模拟弹壳内的温度上升到了五十摄氏度左右,壳体内空间十分狭窄,胶黏剂还挥发出刺鼻的气味,在密不透风的壳体内,工作环境异常艰苦。
技术人员个个光着膀子,穿着短裤,弯腰蹲在壳体内操作,不到五分钟就汗流如注,每十分钟必须换人。第三轮换人时,年逾半百的黄纬禄坚持进入壳体作业,刚进去几分钟他就大汗淋漓,但他却笑着说,我要和大家一起接受“烤”验。
黄纬禄中国航天科学家事迹(精选篇3)
20世纪40年代初,20多岁的黄纬禄在中央大学求学和毕业后的社会经历中,看到了祖国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践踏下风雨飘摇,抱定了“科学救国”的志向。
1957年,在刚刚成立一年的中国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五院,黄纬禄开始了他的“导弹人生”。中国导弹的研制是从仿制开始的。但正当仿制工作进入关键时刻,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了全部专家。黄纬禄和他的战友们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搞出自己的“争气弹”!黄纬禄担当起了导弹的“中枢神经”——控制系统负责人的重任。中国研制导弹的基础是一穷二白,一切必须从零开始。首枚导弹运往基地前,黄纬禄和战友们在午夜灯火通明的生产车间里把每一个环节重新仔细检查,在冬季滴水成冰的基地厂房里,他们对每一个电路单元都进行了反复的调试。
他们要向世人证明,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也能造出导弹来。1960年11月,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东风一号)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军事装备史上导弹零的突破!1964年6月,东风二号导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翻开了我国导弹发展史上自主研制的新一页!
1966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由导弹运载发射的原子弹在核试验预定地点成功爆炸,中国导弹研制试验成果震惊了世界!
黄纬禄中国航天科学家事迹(精选篇4)
幼年的黄纬禄,生活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手制竹蜻蜓是其为数不多的玩具。一次,望着飞来飞去的竹蜻蜓,他突发奇想:如果很多个竹蜻蜓一起组成“飞弹”,在下面绑上“炸弹”,不就能飞过去炸死敌人么?
儿时的梦想遥不可及,但在异国他乡,他亲眼见到了真的飞弹。
上世纪40年代,英国缴获的德国V-2导弹在伦敦博物馆展出。
黄纬禄头一次见到这个大家伙。他围着导弹转了一圈又一圈,攥紧拳头,目光如炬:“假如我们国家有这个,也不至于被人家欺负得这么苦!”
此后,黄纬禄加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开启了“导弹人生”。作为技术负责人,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东风一号、东风二号导弹控制系统的技术难关,成为该领域“泰斗级”人物。
谁料一场突如其来的动乱,让黄纬禄被迫“靠边站”。
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不愿离开自己最热爱的导弹!他把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抄录在自己的本子上: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那段艰难岁月,黄纬禄忍辱负重,每天坚持到工作现场,给大家倒茶水、送仪器、干杂活、做记录,以便多接触技术工作。做记录时,他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问题带回家偷偷演算,再把结果告诉当时有发言权的年轻人。
黄纬禄中国航天科学家事迹(精选篇5)
上世纪70年代初,为研发中国的潜地导弹,几百位建筑工人在祖国的黄土高原上正热火朝天地建造着能模拟潜艇水下发射条件的“陆上水池”。
担纲技术总负责人的黄纬禄从北京风尘仆仆赶到工程现场详细查看,随着对工程的深入了解,他的疑虑越来越大:原来,按照外国模式,潜地导弹在上艇前必须经过陆上水池试验,但团队经过充分论证后发现,水池并不能完全模拟水下环境,耗巨资建设这样一个工程,有没有必要?
当时,摆在黄纬禄面前的研制条件十分有限,倘若不建水池,并无其他办法。
“我们的科研经费是人民节衣缩食省出来的,国家底子薄,我们要为国分忧,在不降低指标性能、不延长研制周期的情况下,能节省一点就节省一点。”抱定这样的念头,黄纬禄和同事们从科学性和经济性出发,对导弹的试验流程再次进行深入论证,并提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建议:取消陆上水池试验,利用南京长江大桥搞模型弹投放试验!
此言一出马上引起了轰动。研讨会上,黄纬禄慎重地阐述了详细方案,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钱学森听后拍案叫绝。最终,黄纬禄的“金点子”得到批准,陆上水池建设被取消。此举不仅为国家节省了上亿资金,还缩短了潜地导弹的研制周期。
1970年7月的一个夜晚,南京长江大桥突然宣布戒严,潜地导弹的模型弹试验在酷暑中如期开始并终获成功。与国外同类型号相比,黄纬禄等人提出的“台、筒、艇三步走”试验程序“又快又省”,开创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潜地导弹试验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