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季中国火箭之父事迹

| 徐球

王希季中国火箭之父事迹大家知道是怎样的吗?王希季为两弹一星做出了哪些贡献?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王希季中国火箭之父事迹5篇(精选),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王希季中国火箭之父事迹

王希季中国火箭之父事迹(精选篇1)

王希季回国之后,先后在多所高校任教。1958年11月,他突然接到通知:到保密单位——上海机电设计院报到。王希季过去后才知道,这个上海机电设计院是要做运载火箭,发射人造卫星。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把中国第一枚火箭搞上天的人,在受命研制火箭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任何这方面的知识,他只是一位搞热电厂发电的专家。但为了国家需要,王希季毫不犹豫点头答应。

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攻关的过程十分艰难。有时碰到一些连自己都没接触过的新东西,王希季常常是头一天晚上啃书本,第二天就给大家上课传授。在许多基本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王希季他们土法上马,没有电子计算机,他们就用手摇计算器,用双手计算大数据,24小时三班倒,一个月左右,才算出一条弹道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1960年2月19日16时47分,这枚完全由王希季等科研人员设计、研制的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成功发射,虽然它的飞行高度只有8公里,但____在上海参观时激动地说:“了不起呀,8公里也了不起!我们就要这样,8公里、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下去!搞它个天翻地覆!”

两个月后,“T—7”在新建成的发射场上发射成功,飞行高度从8千米发展到60千米,随后发射的“T-7A”更进一步将飞行高度提高到115千米。

之后,王希季又开始主持中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总体方案论证和设计工作。

两年后,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型号设计工作也落到了他的肩上。

这意味着,在即将收获胜利的时刻,王希季需要离开火箭事业,进入全新的研究领域,再一次接受全新的挑战。

王希季中国火箭之父事迹(精选篇2)

王希季回国初期,即使在大连工学院当副教授期间,他仍想着投身能源工业,在心中独自勾画着大电站的蓝图。这期间,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王希季的一生。

1957年10月4日,苏联把人类第一颗卫星送上了天,轰动整个世界。1958年5月,____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进军号令。11月,王希季被调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现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带领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1岁、根本没见过火箭的年轻技术队伍,当起中国航天第一代“创客”。

那时王希季只有37岁,既不具备火箭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未掌握相关的技术资料……几十年后王希季回忆时依然感慨万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都在‘放卫星’,可真正放卫星的科研人员清楚,依照当时条件,发射能送卫星上天的火箭几乎不可能。”王希季说。

没技术,没资料,没外援!中国的航天事业如何起步?

“只有人,其他的什么也没有。”“当时就靠两个,一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策,二是后来总结的‘两弹一星’的精神。”

在那个最困难的年代里,吃着跟稀饭差不多的烂糊面,“王希季们”靠“土办法”摸石头过河。

研制工作开展得非常艰苦,面对一再受挫的严酷现实,王希季经过认真反思,向上级提出建议:从国情出发,以技术难度较小的无控制探空火箭为突破口,循序渐进地创造条件,适当的时候再开始运载火箭的研制。

王希季开始了艰苦的设计和研制工作,上千张图纸他要一一审校。当时急需一个发动机系统试验室,新建又来不及,王希季最后选中设计院内的一个厕所前几平方米的露天空地。他和他的助手们在地上搭起了液流试验台,而厕所则改装成了测试室。就这样,仅仅几个月的时间,由液体燃料主火箭和固体燃料助推器串联起来的两级无控制火箭就奇迹般地诞生了。

王希季中国火箭之父事迹(精选篇3)

西南联大教授刘仙洲的教诲,让王希季印象深刻。

一次考试中,刘仙洲让学生计算时将数字准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稍微动动脑子就知道,小数点后三位只有手算才算得出来,结果我用计算尺算,什么都是对的,就是后面第三位错了。”

就是因为这一点差错,王希季本可得满分的试卷变成零分。这个零分让王希季明白:“搞工程必须坚持零缺陷,如果有缺陷,那工程就是零。”

1957年,苏联率先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紧随其后,也于次年成功发射一颗人造卫星。中国国内要发射人造卫星的呼声渐高,____很快有了指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研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的任务,于1965年落在了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八设计院(以下简称七机部八院)身上,王希季是七机部八院时任总工程师。

在他的领导下,科技人员紧张地开展方案论证工作,并于1965年10月向国防科委委托中国科学院召开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论证和工作安排会议提出了卫星运载工具方案设想。该会议确定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轨道倾角为42度。

限于当时的条件,这一轨道倾角的确定没有考虑到后来返回式遥感卫星的研制要求。

七机部八院1966年初开始了我国返回式卫星的方案论证工作,论证中研究人员发现返回式卫星需要更大的轨道倾角,不适合采用42度的轨道倾角。

那么,东方红一号卫星能不能也选用较大的轨道倾角呢?科研人员计算了长征一号火箭沿不同方向发射时所能达到的运载卫星的质量,结果证明东方红一号卫星可以采用和返回式遥感卫星相同的轨道倾角。这一结果得到王希季的大力支持。

1966年4月1日晚,中国科学院和七机部有关领导及主要科技人员在北京中关村召开碰头会。会上,王希季介绍了上述计算结果,他说:“一个发射方向被选定了,若后续型号需要再变就很困难,因此倾角42度有问题,它不符合我国返回式卫星(需要的)轨道倾角。”

王希季中国火箭之父事迹(精选篇4)

1958年5月17日,_______发出了伟大号召:“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于是,王希季接到了去上海机电设计院报到的通知,承担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的研制任务。

那年,王希季只有37岁,被任命为设计院的技术负责人。当时设计院的研制条件十分简陋,既没经验,又没资料,也没专家,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勇于挑战的王希季二话没说,带领着“娃娃队伍”,开始了边学边干的艰苦探索。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由王希季主持研制的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T-7M”就奇迹般地诞生了。

1960年2月19日,在上海郊区一个用稻田改建成的简易发射场上,“T-7M”成功发射了!

看到火箭的成功发射,王希季冲出“指挥所”,扯开已经嘶哑的嗓子和大家一起忘情地欢呼起来。这次试验成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液体燃料火箭技术取得的一个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成果。此后,中国的探空火箭数十次飞上天空。

完成研制探空火箭的任务后,又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找到了王希季。

1965年,在“两弹”建设基本完成之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任务被提上议事日程。上海机电设计院承担卫星运载火箭总体任务,由上海迁至北京,正式改名为七机部第八设计院。王希季被任命为该院总工程师。

新任务中,他负责主持中国第一个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总体方案的论证和设计。卫星上天,得靠火箭。又是一项如此重要的任务。

王希季感到庆幸。他曾经动情地说:“作为一个专家,我不否认个人的天赋和勤奋,但是,如果党、国家和人民不交给我这些任务,我怎么可能去研制?如果不给我这些环境和条件,又怎么会出现我这样一个人呢?”

为了完美完成任务,他做了大量调查,在全面考虑空间、地面、材料、技术等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将导弹技术与探空火箭技术相结合、液体的推进剂火箭和固体的推进剂火箭相结合的方案。这个方案就是:以中程液体推进剂导弹为第一级和第二级,研制一个固体推进剂火箭作为第三级的运载火箭方案。这就是后来的“长征一号”。

王希季中国火箭之父事迹(精选篇5)

1999年,王希季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的获奖简介中有这样一段介绍:“我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是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及其后的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倡导并参与发展无控制火箭技术和回收技术两门新的学科。

他创造性地把我国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提出我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主持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此外,王希季还主持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设计,参与过多艘神舟飞船研制过程的技术把关……这位造火箭的“两弹一星”元勋,穷其一生都在为实现中国人的太空梦想殚精竭虑。

1986年10月,时任航天工业部科技委主任的任新民在一次讲座会上谈到他访问欧洲的观感时说:“欧洲的航天界人士认为中国空间技术有两件事了不起,一件是独立自主研制出液氢、液氧做推进剂的发动机,另一件就是独立自主研制出返回式卫星。”

研制返回式遥感卫星比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要困难和复杂得多。东方红一号是一颗不需返回地面的小卫星,技术比较简单,而返回式遥感卫星则要用航天相机进行对地摄影,并需要使储存对地观测成果的载体返回地面。

一旦相机出现故障,卫星就无法观测地物;一旦密封不当,胶片就会曝光变得一片漆黑;一旦卫星调姿有误或返回舱制动变轨失灵,返回舱就不能转入返回轨道;即便调姿正确,制动可靠,若返回舱再入防热失效,降落伞没有打开或被撕破,返回舱也会被烧毁或摔毁。这样一项大难度的航天工程,于1966年落在了七机部八院身上。面对众多新课题,王希季带领研制人员提出了返回式0型试验遥感卫星总体方案。

266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