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王希季功勋事迹
“两弹一星”王希季功勋事迹大家知道有哪些吗?王希季的凸出贡献是怎样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两弹一星”王希季功勋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两弹一星”王希季功勋事迹精选篇1
王希季回国之后,先后在多所高校任教。1958年11月,他突然接到通知:到保密单位——上海机电设计院报到。王希季过去后才知道,这个上海机电设计院是要做运载火箭,发射人造卫星。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把中国第一枚火箭搞上天的人,在受命研制火箭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任何这方面的知识,他只是一位搞热电厂发电的专家。但为了国家需要,王希季毫不犹豫点头答应。
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攻关的过程十分艰难。有时碰到一些连自己都没接触过的新东西,王希季常常是头一天晚上啃书本,第二天就给大家上课传授。在许多基本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王希季他们土法上马,没有电子计算机,他们就用手摇计算器,用双手计算大数据,24小时三班倒,一个月左右,才算出一条弹道来。
条件有多简陋?把稻田当做发射场;没吊车,用辘轳绞车把火箭吊上发射架;没打压泵,就用打气筒打压,给火箭加燃烧剂、助推剂;没有自动的遥测定向天线,就靠几个人用手转动天线来跟踪火箭;没有指挥所,王希季坐在用麻袋堆积而成的“司令部”里;没步话机也没电话,他就扯着嗓子大声喊……
功夫不负有心人,1960年2月19日16时47分,这枚完全由王希季等科研人员设计、研制的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成功发射,虽然它的飞行高度只有8公里,但____在上海参观时激动地说:“了不起呀,8公里也了不起!我们就要这样,8公里、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下去!搞它个天翻地覆!”
“两弹一星”王希季功勋事迹精选篇2
在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_______以他宏亮的声音向全国科技工作者发出了进军的号令:“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58年11月,王希季没想到的是,他突然被调到上海机电设计院。具体做什么工作,安排王希季的工作人员只是说“去了就知道了”。去了之后,他才知道是要干一件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大事——研制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来发射中国自己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我们深知这件事情对国家的分量,这要求我全身心投入,一心只为国家作贡献。”王希季说。
没有人做过运载火箭,他们就决定从探空火箭开始。在上海郊区新建的发射场中,王希季开始了艰苦的设计和研制工作。为了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难,他们想出了许多“土办法”。
来不及新建实验室,就把厕所改装成测试室。没有吊车,就用类似于古老辘轳的绞车把火箭吊上发射架。没有燃料加压设备,就用自行车的打气筒把气压打上去。来不及建通信线路,就用手势或用人传递叫喊的方式进行试验场的联络……很多这样的“土办法”成为王希季解决技术问题的关键。
仅仅几个月时间,1960年2月19日,我国第一枚探空模型火箭“T-7M”一飞冲天。虽然这枚火箭只在天上飞了短短8公里,但王希季说,这是他航天事业中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成功。
“T-7M”火箭是由硝酸和苯胺自燃液体主火箭和固体燃料助推器串联起来的两级无控制火箭。当助推器工作完毕后,主火箭能在空中自动点火,主火箭的箭头、箭体在弹道顶点附近可以自动分离,分离后的箭头、箭体分别用降落伞进行回收。火箭的起飞重量190公斤,总长度为5345毫米,主火箭推力226公斤,飞行高度8-10公里。就是这枚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推进剂火箭,使中国在走出地球、奔向太空的征程上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两弹一星”王希季功勋事迹精选篇3
王希季回国初期,即使在大连工学院当副教授期间,他仍想着投身能源工业,在心中独自勾画着大电站的蓝图。这期间,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王希季的一生。
1957年10月4日,苏联把人类第一颗卫星送上了天,轰动整个世界。1958年5月,____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进军号令。11月,王希季被调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现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带领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1岁、根本没见过火箭的年轻技术队伍,当起中国航天第一代“创客”。
那时王希季只有37岁,既不具备火箭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未掌握相关的技术资料……几十年后王希季回忆时依然感慨万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都在‘放卫星’,可真正放卫星的科研人员清楚,依照当时条件,发射能送卫星上天的火箭几乎不可能。”王希季说。
没技术,没资料,没外援!中国的航天事业如何起步?
“只有人,其他的什么也没有。”“当时就靠两个,一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策,二是后来总结的‘两弹一星’的精神。”
在那个最困难的年代里,吃着跟稀饭差不多的烂糊面,“王希季们”靠“土办法”摸石头过河。
研制工作开展得非常艰苦,面对一再受挫的严酷现实,王希季经过认真反思,向上级提出建议:从国情出发,以技术难度较小的无控制探空火箭为突破口,循序渐进地创造条件,适当的时候再开始运载火箭的研制。
王希季开始了艰苦的设计和研制工作,上千张图纸他要一一审校。当时急需一个发动机系统试验室,新建又来不及,王希季最后选中设计院内的一个厕所前几平方米的露天空地。他和他的助手们在地上搭起了液流试验台,而厕所则改装成了测试室。就这样,仅仅几个月的时间,由液体燃料主火箭和固体燃料助推器串联起来的两级无控制火箭就奇迹般地诞生了。
“两弹一星”王希季功勋事迹精选篇4
当王希季拿着介绍信前往上海淮中大厦报到时,他才知道新单位是由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双重领导的科研机构,主要负责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他担任技术负责人,主管火箭的研制工作。
此前从未接触过火箭研制工作的王希季深知,发射卫星是国家重大战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要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就必须有足够威慑力的战略武器。国家的需要,就是科研人员努力的目标!
王希季率领着一支平均年龄21岁的年轻团队,开始了艰难创业。缺乏技术,他找来资料自己先学,再给年轻人讲课,自嘲为“现学现卖”;经费不足,他将火箭发动机推进剂供应系统的试验设备安装在厕所隔出来的小天井里,把日本人遗弃的废碉堡改造成了试车台;他用电动和手摇计算器进行计算弹道,算一条就要45天,计算纸摞得半人高。不久后,王希季和他的团队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 “T-7M”。
1965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工程正式启动。王希季承担起负责我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研制的历史重任。他创造性地把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了我国征服太空的第一枚航天运载火箭——“长征一号”。这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次大胆尝试。时任七机部四院副院长的杨南生说:“至今我都非常钦佩和感激王希季!在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运载火箭上,敢于采用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固体火箭为第三级,需要有相当的魄力与勇气!”
王希季的家,就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家属楼。90多岁高龄,人们还能常常见到老人去办公室上班。《王希季院士传记》的作者朱晴在两年的撰稿过程中,曾多次采访王希季。她印象最深的是,王老不愧是抗战时期著名的西南联大培养出来的。他们的爱国情操发自内心,在国家和个人之间,他们选择的是国家。王老谈航天时严谨、认真,却也有着丰富的生活情趣和深厚的人文知识,你可以和王老谈各种名著。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王老从不谈自己,只谈团队做的事情。已步入老年的王希季,眼神依然清澈、真挚,那是一种经过岁月洗礼后的纯粹和坦荡。
“两弹一星”王希季功勋事迹精选篇5
有一年干部考核,有人在写下一堆优点后,又写下王希季的一个缺点:固执。
看到这个评价,王希季写下:总体评价高于本人,谢谢,但对其中比较固执的提法认为不一定妥当,坚持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并不是固执,因为所坚持的也可能是对的。
王希季在很多问题上都是“少数派”,甚至是“独自派”。
1986年3月,航天五院开始了空间站及其空间运输系统的研究,王希季时任航天五院科技委主任。在他主持召开的航天五院第一次空间站研讨会上,五院508所提出了采用飞船向空间站运人运货、载人飞船兼做轨道救生艇的建议。
当时,国际航天界发展的潮流是研制航天飞机,希望通过运载器的重复使用降低发射成本,中国多数专家也赞同航天飞机是世界最新、最先进、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中国应该尽快研制。
但王希季研究后认为,航天飞机由于研制费用高,使用频率低,再加上每次发射的维修、储存等费用,实际上不可能真正实现减少发射费用的初衷,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1988年7月,“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组召开空间站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论证结果评审会。会上提交的论证方案有5种,其中4种都是航天飞机,只有508所提出了飞船方案。
据当时参加会议的专家回忆,王希季作为评议专家,不顾多数人支持航天飞机的方案,坚持认为当时我国航天不具备超前发展的能力,也不具备全面跟踪条件,载人航天只有以载人飞船起步才是切实可行的发展途径,好高骛远只会给国家造成浪费。
1990年6月,中国载人航天从发展飞船起步在航空航天工业部范围内取得了共识。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