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季中国火箭技术之父事迹

| 徐球

王希季中国火箭技术之父事迹新鲜出炉,王希季的科研生活是怎样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王希季中国火箭技术之父事迹5篇(精选),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王希季中国火箭技术之父事迹

王希季中国火箭技术之父事迹【篇1】

1921年7月26日,王希季出生在云南昆明。初中毕业前,王希季患风寒休了半年学。病刚刚好就去参加昆明市会考,成绩是全市第一名。1938年他初中毕业,正赶上西南联大在昆明招生,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参加了考试,结果直接就被录取了。

1942年,王希季进了一家兵工厂,当时正值中国抗战。在亲身体会了几年的兵工厂生活后,他觉得中国的工业太落后,这样下去国家将会面临无限的危机。于是抱着“工业救国”的理想,他于1947年考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攻读动力和燃料专业。两年后,王希季成功获得硕士学位。

当王希季正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时,新中国成立了。听到这个喜讯后,他迅速找到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要求立即回国。当时美国政府为了阻止中国留学生回国,提出了许多优厚条件。而回国的留学生,在国内每人只能享受300公斤小米的优待。不少同学都劝他读完博士再回去,有的甚至劝他干脆就留在美国。

但因为两张照片,让王希季下定决心回到祖国。其中一张就是解放上海之后,人民解放军露宿上海街头的照片。

王希季晚年时,曾经回忆说:“我原来在国内的时候,正赶上军阀混战,我是第一次看到这样一张照片,有军队为了老百姓,可以在屋檐下过夜,这样的军队是真正为老百姓服务的军队,为老百姓的幸福而存在的一支队伍。”

王希季中国火箭技术之父事迹【篇2】

王希季,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1921年7月26日生于云南昆明。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获学士学位。1949年获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技术顾问。曾任大连工学院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科技大学教授、上海机电设计院总工程师、七机部八院总工程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及科技委主任等职。中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提出中国第一颗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主持该型运载火箭初样阶段的研制;主持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

曾任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负责制定研制方案,采用先进技术,研究卫星返回的关键技术;任小卫星首席专家,双星计划工程总设计师等职。1985年、1992年各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主要代表作有:《航天器进入与返回技术》、《空间技术》、《卫星设计学》、《建设我国空间基础设施》等。

王希季中国火箭技术之父事迹【篇3】

1938年秋,刚刚读完高一的王希季在一位同学的鼓动下参加了西南联大的高考,结果被西南联大机械系录取。毕业后,他抱着科学救国的一腔热血,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留学,攻读动力和燃料专业,获硕士学位。1949年10月,王希季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惊喜不已,萌发了要回到祖国怀抱的想法。他拒绝了好几个美国大型电厂的录用,踏上了驶回东方的“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他计划回国创业,“建立大电厂,解决中国工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1950年初春,呼啸的海风无法吹散他渴望报效祖国的一腔热情。这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抬头仰望太平洋上空的满天星斗时,绝没有想到,10年后,由他主持研制的中国首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刺破浩瀚苍穹,揭开了国人空间探索崭新的一页。

几十年后,他回忆道:“归国的动力,源自于两张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照片。”王希季此言所指,分别是解放军露宿上海街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照片。此后,更多振奋人心的消息陆续传来。王希季归意已决,而他放弃的,是在美国攻读博士的机会和优厚的待遇。

回国初期,王希季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家乡打造出可供持续性发展的大型发电站。不过,这位一心打算投身能源工业,憧憬工业救国的青年,却在归国后不久踏进教育领域。

王希季中国火箭技术之父事迹【篇4】

和中国共产党同年同月诞生的王希季,出生成长于美丽的春城昆明。1938年秋,他被西南联大机械系录取。从西南联大毕业后,怀着科学救国的一腔热血,王希季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留学,攻读动力和燃料专业。

他学习非常勤奋,上课之余,隔日还去附近的热力发电厂工作,从锅炉工一直干到领班,全面掌握了发电厂的每一个生产环节,学到了先进的管理方法。1949年12月,他以优异成绩获取了科学硕士学位。就在王希季准备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时,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两张照片:南京路上好八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变了他的求学计划。

“我是在军阀间相互打仗,国家被蚕食、被分治的状态下长大的,有生以来首次看到真为老百姓服务的军队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我为此而欢呼,决心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王希季回忆起当初选择回国的动机时,充满感触地说。

美国政府为了留住中国留学生,给他们创造了许多优厚的条件。但王希季已经归心似箭。他出国就是为了学习先进技术,改变祖国的落后状况,如今新中国已经成立,有了施展抱负的社会环境,留在美国已无必要。因此,他毅然踏上了驶往东方的“克里弗兰总统号”商船。

1958年11月,入党刚一个月的王希季接到上海市委组织部的通知,让他到新成立的上海机电设计院报到。具体做什么工作,市委组织部的人没有明说,只是说“去了就知道了”。

当时,王希季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副主任,工作任务很重;此外,他正计划赴德交流两年,科研项目也正是要出成果的时候。要接受这个新任务,他着实有些为难。但在国家发展与个人前途面前,他果断选择了前者。

王希季中国火箭技术之父事迹【篇5】

西南联大教授刘仙洲的教诲,让王希季印象深刻。

一次考试中,刘仙洲让学生计算时将数字准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稍微动动脑子就知道,小数点后三位只有手算才算得出来,结果我用计算尺算,什么都是对的,就是后面第三位错了。”

就是因为这一点差错,王希季本可得满分的试卷变成零分。这个零分让王希季明白:“搞工程必须坚持零缺陷,如果有缺陷,那工程就是零。”

1957年,苏联率先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紧随其后,也于次年成功发射一颗人造卫星。中国国内要发射人造卫星的呼声渐高,____很快有了指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研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的任务,于1965年落在了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八设计院(以下简称七机部八院)身上,王希季是七机部八院时任总工程师。

在他的领导下,科技人员紧张地开展方案论证工作,并于1965年10月向国防科委委托中国科学院召开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论证和工作安排会议提出了卫星运载工具方案设想。该会议确定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轨道倾角为42度。

限于当时的条件,这一轨道倾角的确定没有考虑到后来返回式遥感卫星的研制要求。

七机部八院1966年初开始了我国返回式卫星的方案论证工作,论证中研究人员发现返回式卫星需要更大的轨道倾角,不适合采用42度的轨道倾角。

那么,东方红一号卫星能不能也选用较大的轨道倾角呢?科研人员计算了长征一号火箭沿不同方向发射时所能达到的运载卫星的质量,结果证明东方红一号卫星可以采用和返回式遥感卫星相同的轨道倾角。这一结果得到王希季的大力支持。

266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