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自良“两弹元勋”先进事迹

| 徐球

吴自良“两弹元勋”先进事迹新鲜出炉,吴自良的为两弹一星的研制做出过哪些贡献?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吴自良“两弹元勋”先进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吴自良“两弹元勋”先进事迹

吴自良“两弹元勋”先进事迹篇1

原子弹“心脏”,是一种叫作“甲种分离膜”的核心元件。它的作用在于将铀-235和铀-238这对“双胞胎”同位素分开,提炼出高浓度的可用于发生核裂变反应的铀-235。

当时,全世界掌握这项技术的只有两个国家——美国和苏联。苏联专家撤离中国时,也带走了绝密级别的分离元件技术资料。面对国际封锁,____表示中国一定要下决心搞出原子弹,而这项甲种分离膜的攻关任务,是由____亲自抓的国家绝密项目。

最初,这一项目被交给上海冶金研究所(现上海微系统所)、沈阳金属所、复旦大学和北京原子能所4家单位。后来经过综合考量,国家将该研制任务集中下达到上海冶金所,通知其他分离膜研究小组携带设备,于1961年春节后到上海冶金所报到。于是,60多名专家在上海冶金所组成了第10研究室,对外称“7支部”。而时任上海冶金所副所长的吴自良,就担当了第10研究室的室主任和技术总负责。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抱持着这样的信念决心,吴自良放下筹备已久的研究项目,全身心投入到全新的会战之中。

分离膜的基本原理是用某种粉末制造出特定性质的孔洞材料,因此研发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材料和恰当的制作方法。

那时吴自良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逢年过节也不休息。这项工作的技术要求非常高,保密要求非常严格。整个实验大楼第四层的一半都被封闭起来,大家白天晚上、加班加点地工作。即便是身边的家人,也只知道他们是为国家的重点保密项目工作,不知道具体在做什么。没有什么资料可供参考,全靠大家一起摸索。

作为技术总负责,吴自良不仅克服困难奋战在攻关的一线,而且还积极调动其他单位创造条件为“甲种分离膜”的研制做好保障。由于研制“甲种分离膜”涉及粉末冶金、物理冶金、压力加工、金属腐蚀、物理化学、机电设计制造、分析测试等多个学科,要解决制粉、调浆、烧结、机械加工、焊接、后处理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综合性很强,吴自良协调组织上海市冶金、纺织、化工局各自系统下属的多家单位协同工作,贡献力量。

吴自良“两弹元勋”先进事迹篇2

除了在“两弹一星”工程中的杰出贡献,吴自良在材料科学的其他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长期致力于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微观结构的研究,在合金相图、相变动力学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观点,为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他的研究成果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推动了我国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

吴自良一生严谨治学,始终保持着对科学的敬畏之心和执着追求。他对待科研工作一丝不苟,注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每一个研究结论都经过了反复的验证和推敲。他常常教导学生要脚踏实地、勇于创新,鼓励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在生活中,吴自良朴实无华、淡泊名利。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广大师生和同行们的尊敬和爱戴。即使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之后,他依然保持着谦虚低调的作风,继续默默地为我国的科研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吴自良的卓越贡献得到了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认可。他先后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包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他的名字被永远铭刻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丰碑上,成为了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吴自良的科研精神和成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科学家。他所开创的研究领域和培养的科研人才,为我国材料科学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他的影响下,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材料科学家,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努力奋斗,不断推动我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

吴自良“两弹元勋”先进事迹篇3

吴自良,留美期间便是一名出色的研究员,拥有高薪和洋房。1950年回国后,他住在一间只有几平方米的仓库阁楼上。工资水平低,每天的早餐只能吃两个油饼。他回忆道:“我当时什么也不顾,只想尽早为祖国创造成果。”吴自良深厚的爱国情怀,在他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奉献的抉择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后,吴自良激动不已。他从未忘记报效祖国的初心,也从未放弃自己心中自强不息、科学救国的梦想。这一消息对他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鼓舞和召唤,让他更加坚定了回国的决心。不久后,吴自良接到了国内老师的来信,希望他可以回国工作。

这一邀请无疑是他回国路上的重要推动力,让他看到了为国家贡献自己力量的机会。当时,吴自良在美国拥有汽车、洋房等优厚的物质条件,并且有着发展前景大好的工作机会。然而,面对祖国的召唤和国家的需要,他毅然决定放弃这一切。为了回国,吴自良不得不冲破重重阻挠,以华侨身份辗转日本、香港等地,最终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怀抱。这一路上的艰辛和不易,更加凸显了他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坚定信念。回国后,吴自良立即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他秉持“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的原则,先后领导完成了多项重要科研任务,对打破超级大国核垄断、增强我国国防实力做出了突出贡献。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急需自主掌握原子弹的研发技术。

而原子弹的研发离不开一种关键的核心元件——“甲种分离膜”,它能将铀-235和铀-238这对同位素分开,提炼出高浓度的铀-235,这是发生核裂变反应的关键材料。当时,全世界只有英、美、苏掌握这项技术,而苏联专家撤离中国时,也带走了相关的技术资料。吴自良临危受命,作为技术总负责,领导上海冶金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团队,共同攻克“甲种分离膜”的研制难题。他协调组织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解决了制粉、调浆、烧结、机械加工、焊接、后处理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过程。

吴自良“两弹元勋”先进事迹篇4

1935年吴自良被天津国立北洋大学工学院的矿冶系录取。在矿冶系学习一年后,恰逢“航空救国”的热潮,大家普遍认识到航空事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胸怀报效祖国的热忱之心,吴自良也凭着优异的成绩转入航空机械系。

1939年,吴自良大学毕业。受学校推荐,他怀揣着航空救国梦前往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制造厂工作,吴自良满是干劲,他不仅苦学各种专业知识,还刻苦练习英语,虚心向厂里的美国工程师请教飞机制造中的各项技术。

但吴自良的航空救国之路的确不甚顺利。伴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2年起日军大举进攻缅甸,地处西南的中央飞机制造厂遭到日本飞机的毁灭性轰炸。

1943年吴自良决定自费留美前往麻省理工大学继续学习航空。当时有关方面在组织航空厂的重建工作,通知他可以通过加入国民党重新开始他的航空救国大业。亲眼目睹国民党种种恶行的吴自良掷地有声地告诉前来通知他的人:“宁死也不加入国民党!”很快,国民党航空委员会就以“逾期不报到”为由,将他除名、“永不录用”。这一“封杀令”彻底断了吴自良的航空救国之梦。既然学航空不得,他寻本溯源,拾起了最初报考北洋大学时的矿冶专业。经中央机器厂厂长的推荐,吴自良决定到美国匹兹堡的卡内基理工学院学习冶金。

留学期间,吴自良在卡内基理工学院当研究生,师从X射线晶体学家、物理冶金学家巴瑞特(C.S. Barett)教授和物理学家斯莫落柯夫斯基(R. Smoluchowski)教授攻读冶金博士学位。

1948年,他完成题为《片状铝单晶中滑移机制和内耗的关系》的学位论文,获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卡内基理工学院金属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他激动万分,面对新中国的召唤,毅然放弃在美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极具发展前途的工作,着手准备回国。

吴自良“两弹元勋”先进事迹篇5

在完成原子弹研制工作后,吴自良致力于发展我国高技术材料和材料科学,在金属、半导体和氧化物超导体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并培育了大批科技人才。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了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吴自良是上海市唯一的受勋人员。

后来甲种分离膜制造技术荣获1984年国家发明奖一等奖和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个特等奖奖项是奖给原子弹的突破和武器化这个专项的。在荣誉面前,吴自良表现出一位科学家金光闪闪的无私精神。作为吴自良院士的学生和同事,邹世昌院士曾说,“项目得奖以后,他提出要给每一位工作参与者发一个得奖证明,并把奖金平均分配到每一位工作人员。最后还把奖励个人的‘两弹一星’金质奖章捐献给了研究所。”

吴自良属蛇,离马年只差二十几天。他说:“我更愿意自己属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晚年时吴自良在回忆研制“甲种分离膜”那段经历时写到:“____当年找来了科学元帅聂荣臻,亲自布置了要制成原子弹的任务,当时这个任务叫‘两弹一箭’。中科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口袋里装满了完成这个大工程的各个‘链条’”。原子弹爆炸成功,举国欢腾,我终于松了一口气,总算完成了‘链条’人光荣的使命。人生一世,有此足矣!”

吴自良不仅是一位材料学家,还是一位童心未泯的“蝈蝈专家”。1952年,吴自良同复旦大学英文系教师徐仁女士结为伉俪。五十多年,两人的生活平凡而幸福。尽管吴自良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工作当中,却并没有阻碍他创造幸福家庭生活的脚步。特别是在他的晚年,吴自良仍奋战在科研的第一线上,他却经常想些办法逗逗自己的老伴。

266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