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功勋人物杨嘉墀事迹
“两弹一星”功勋人物杨嘉墀事迹是怎样的呢?杨嘉墀为航天技术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两弹一星”功勋人物杨嘉墀事迹5篇(精选),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两弹一星”功勋人物杨嘉墀事迹(精选篇1)
1941年杨嘉墀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1947年留学美国,先后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员和洛克菲勒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研制成功快速记录吸收光谱仪(杨氏仪器)。1956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务。2003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编号为“11637”号的小行星永久命名为“杨嘉墀星”。
1947年,杨嘉墀来到了美国,他仅用两年时间就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读书期间,杨嘉墀积极参加“留美科协”的各种活动, 1950年,杨嘉墀拒绝了成为“美国公民”的诱惑,他总是说:“我要回中国工作,那里是我的家。”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杨嘉墀领导研制的姿态控制系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1986年,“原子弹和氢弹的突破与武器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自动化所承担的“核爆试验检测技术及设备”作为分项目也同时获奖。对于这一殊荣,杨嘉墀认为“值得庆贺的不仅仅是荣誉的获得,而是这些成果再一次证明了中华民族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尖端技术”。
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于1975年11月26日发射后,也曾遇到过意想不到的惊险场面。杨嘉墀主持研制的“三轴稳定姿态控制系统”是决定卫星能否成功返回的关键所在。卫星入轨后突然出现氮气压力下降过快的紧急状况,如果气压下降是因氮气泄漏引起的话,靠喷气产生反作用力所实现姿态控制的返回式卫星,有可能永远无法回家。在紧急商讨中,多数科学家认为应当让卫星提前返回,“提前回家总比回不来强”。这时,钱学森把目光转向了正在一旁埋头计算的杨嘉墀,想听听他的意见。杨嘉墀用沉稳的语调分析说:“根据我的计算判断,气压降低是地面和外太空的悬殊温差导致,过段时间就会稳定下来,我认为实验可以按原计划继续进行。”一向决策有度的钱学森经过再三思考,果断决定采纳杨嘉墀的意见,让卫星再“飞一会儿”。11月29日,“太空游子”成功着陆,完美履行了杨嘉墀“在轨三天”的设计,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那一天,钱学森对身旁的杨嘉墀说了四个字:“控制有功。”
“两弹一星”功勋人物杨嘉墀事迹(精选篇2)
杨嘉墀,我国自动化与控制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领导和参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姿态测量系统的研制,提出一系列先进可行的设计思想。
杨嘉墀以其卓越的学术魅力和广泛的影响力,汇聚了全国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迅速凝聚成一个团结一致、目标明确的集体,打破学科界限、共同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他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不干涸;一个人,只有和集体融合在一起,才最有力量”。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故事。
1919年7月16日,杨嘉墀出生在江南丝绸之乡,江苏吴江震泽镇的一个丝业世家。祖父的丝绸生意做得很大,鼎盛时出口世界各地。童年时,他就读的震泽丝业小学,就是祖父一手创办的。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外国资本裹挟下,童年的杨嘉墀经历了家族经济由兴盛走向衰落的过程;与父母背井离乡,辗转到上海求生的路上,又亲眼目睹了军阀混战的旧中国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与父母移居上海后,杨嘉墀发奋读书,1932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上海中学。当时在这所中学读书的还有他的表兄、后来同为 “两弹一星” 功臣的屠守锷。正是在这所著名的中学,杨嘉墀坚定了自己与祖父实业报国完全不同的道路,——科学救国。1937年7月7日,杨嘉墀正坐在“高考考场”专注答题,他没有想到,短短一个多月之后,日本侵华的炮火已经从1300公里之外的北京,烧到上海滩。
“淞沪会战”打了整整三个月,1937年11月12日,上海彻底沦陷,英美租界和法租界沦为孤岛,300万上海市民陷入水深火热。18岁的杨嘉墀眼看着日军的飞机低空盘旋,一串串倾泻着炸弹之后,大上海到处在燃烧、在倒塌、在流血、在哭泣……尽管他以优异成绩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却不得不在乌云压城、风雨飘摇的孤岛度过大学生活。他强忍着眼泪、攥紧着拳头暗暗立下誓言:一定要造出中国自己的飞机、军舰!1941年,杨嘉墀从上海交大毕业,他不愿留在敌人管辖区工作,带着一腔报国的热血,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远赴昆明,前往西南联大电机系担任助教。
“两弹一星”功勋人物杨嘉墀事迹(精选篇3)
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当杨嘉墀回国前,在美国就已经小有名气。1950年5月,他用两年研制完成的快速模拟计算机和快速吸收光谱仪,不仅结束了光谱仪手动的历史,还被专家定为“杨氏仪器”,被当做具有纪念意义的产品保存至今。他还被纽约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看中,成为每周在该所工作3天的“生物医学电子学”的创始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并向海外留学生发出了召唤。杨嘉墀对社会主义新中国充满了向往,深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为归国付出了多年努力。在1956年,杨嘉墀夫妇带着四岁的女儿杨西,一起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杨嘉墀说:“我本来就没打算在美国长期待下去。美国政府能够放人回国,这是一个机会。”他结束漂泊海外的生活,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怀抱;他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新中国的建设服务,为自己的民族服务。十年的留美生活,使他为祖国积累了一笔宝贵的知识财富。他和夫人毅然回国,为留洋的年轻学者树立了榜样。
回国后,为了国家需要,杨嘉墀几次改行,钻研了多个专业。仅大的转行就有两次:在国外读的是应用物理,回国后却先后长期致力于我国自动化技术和航天技术的研究发展。而且,由于祖国的需要,他不断给自己增添新的任务。不论哪个领域,只要他从事过研究,就都作出了成绩。
50年来,杨嘉墀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出色的贡献:他是我国一连串新兴学科领域的创建者;在涉足航天之前,已取得一连串的开拓性建树;进入航天领域,重大开创性贡献接连不断,尤其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早期论证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两弹一星”功勋人物杨嘉墀事迹(精选篇4)
杨嘉墀长期致力于中国科学技术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参与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是中国科学院早期开展航天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指导研制为原子弹爆炸试验所需的检测技术及设备等重大科研项目。1945年,他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载波电话机,在昆明工业展览会上展出。1958年,杨嘉墀参加以钱学森为组长的卫星小组(代号581),任特殊仪表研究室主任,负责研究卫星自动控制,同时筹建〇三〇六工厂,从事控制系统元件的加工和总装。
1965年杨嘉墀参与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研制规划的制定,领导并参加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姿态控制和测量分系统的研制。
1975年至1987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10颗返回式卫星,卫星上使用的都是杨嘉墀主持研制的三轴稳定姿态控制系统。
1987年参与研制的卫星、导弹通用计算机自动测量和控制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世纪60年代初,杨嘉墀指导研制为原子弹爆炸试验所需的检测技术及设备等重大科研项目,偕同研究人员完成了火箭发动机试验用的仪器仪表、导弹热应力试验工程及加热、加载、测量系统设备的研制任务,为中国核试验的成功作出重要贡献。60年代参与制订中国工业自动化仪表、中国自动化科学技术等发展规划和中国人造卫星发展十年规划。
20世纪80年代,他作为中国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实践”系列卫星的总设计师,领导完成了“一箭三星”的发射任务。
“两弹一星”功勋人物杨嘉墀事迹(精选篇5)
1919年9月9日(农历已未年闰七月十六日)杨嘉墀出生在吴江县震泽镇。他的家乡,是一方物华天宝、钟灵毓秀的富饶之地;他的家族,是一个崇文重教、实业救国的丝业世家。那时中国的家庭,礼教甚严,普遍保守,而杨家受到“求富”“自强”文化和丝经出口贸易环境的影响,眼界开阔,思想先进,这对杨嘉墀的人生影响深远。
杨嘉墀自幼好学,从丝业公学(小学)、震泽中学到上海中学的求学之路,让他初步受到了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的熏陶;1937年,在炮火与硝烟中,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乌云孤岛”中的上下求索,坚定了他的强国梦;大学毕业后,他奔赴西南联大担任助教,继而几经周折跨洋深造。虽远在大洋彼岸,他始终胸怀赤子之心,心系祖国发展,1956年,毅然放弃优厚待遇,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的怀抱!
从零开始埋头攻,“两弹一星”献宏猷。从火箭试验特殊仪表研制,到核潜艇反应堆控制,从核弹试验火球测温,到导弹试验“151工程”,杨嘉墀在自主研究“两弹”的峥嵘岁月中担负秘密使命,甘当无名英雄,为尖端技术创新默默奉献。在“两弹”试验成功后,他全力转向空间技术,带领科研团队自力更生,潜心攻关,成功研制“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等卫星的控制系统,为我国航天事业开疆辟土。1999年,杨嘉墀院士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杨嘉墀院士以科学家的战略眼光助力国家科技进步。他紧盯学术前沿参与创建中国自动化学科,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他始终高瞻远瞩,提出发展高技术产业化道路,催生载人航天工程,倡议北斗导航系统。他与王大珩、陈允芳、王淦昌院士联名上书中央,推动“863”计划,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科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