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王希季两弹一星生平事迹
王希季两弹一星生平事迹大家知道是怎样的吗?王希季为什么能获得两弹一星的荣誉?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度王希季两弹一星生平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2024王希季两弹一星生平事迹【篇1】
1950年3月,一个阳光明媚、海风拂面的上午,王希季和几十名中国留学生围在华罗庚教授的周围,畅想回国之后如何建设一个强大富饶的中国。说到兴奋之处,学子们抑制不住激扬的心情,放声歌唱:“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正是在这次海上旅行之际,华罗庚写下《致全体中国留学生的公开信》,向海外留学生发出回国的号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
王希季回国之后,先后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任教。
1958年11月,时任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副主任的白族青年科学家王希季(37岁),突然接到上级安排,秘密调往对外称为“上海机电设计院”(即1001卫星和运载火箭总体设计院”)的单位工作,担任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T-7M”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对于自己1958年接受的这项新任务,王希季面对极为艰难的条件,一切从零开始,开始了项目的攻关。
王希季率领着一支平均年龄21岁的年轻团队,开始了艰难创业。缺乏技术,他找来资料自己先学,再给年轻人讲课,自嘲为“现学现卖”;经费不足,将火箭发动机推进剂供应系统的试验设备安装在厕所隔出来的小天井里,把日本人遗弃的废碉堡改造成了试车台;用电动和手摇计算器进行计算弹道,算一条就要45天,计算纸摞得半人高。
3个月后,王希季和他的团队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 “T-7M”。虽然距离只有短短的8公里,却成为王希季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次成功。“(火箭)总算上天了,虽然还没有到真正的天上去,但毕竟是飞起来了!”39年后,王希季重新回看“T-7M”发射的现场视频,眼神里依然抑制不住喜悦之情。
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到“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设计方案,再到返回式卫星设计、小卫星研制,直至载人航天技术的突破,王希季带领着几代航天人,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一个又一个奇迹。
2024王希季两弹一星生平事迹【篇2】
王希季院士是我国卫星返回技术学科的开创者。在主持“长征一号”的总体方案论证和设计工作之后,他又受命投入到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中。经过深入研究讨论,他们确定了充分利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能力,采用弹道式返回方式,由返回舱和仪器舱组成大返回舱的方案。这个方案几十年来一直是我国返回式卫星的基本方案。
在王希季的带领下,我国实现了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发射及回收,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我国先后成功发射8颗返回式卫星,其中有6颗由王希季负责研制。
1987年,他担任第九颗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这是我国首次利用返回式卫星为国外客户搭载蛋白质晶体生长的太空实验。这需要在返回舱放置做砷化镓实验的晶体加工炉,炉中温度高达上千摄氏度,对卫星意味着很大的技术风险。他非常慎重,带着团队整整实验了半年时间。最终,实验取得圆满成功。
王希季院士是我国载人航天早期研究的引领者。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863”计划开始启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迎来了发展契机。王希季力主从载人飞船起步,并建议充分继承和发展我国返回式卫星技术,以提高载人飞船的可靠性,节省研制经费,缩短研制周期。
2024王希季两弹一星生平事迹【篇3】
1949年10月,当王希季正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时,传来了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他很快找到了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要求立即回国。当时美国政府为了阻止中国留学生回国,提出了许多优厚条件。而回国的留学生,在国内每人只能优待300公斤小米。不少同学都劝他读完博士再回去,有的甚至劝他干脆就留在美国。但他考虑到自己留学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拯救自己的祖国,祖国统一了,自然应该回国效力。于是,在留美科协的帮助下,1950年春天,他率先踏上了“克里弗兰总统号”商船回国。王希季回国后,先在大连工学院担任副教授,后又任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教授。
专访王希季探空火箭是用来探测研究大气层特性和开发利用大气层资源的火箭,作为火箭工程系统整体的一部分,为中国后来运载火箭的研制提供技术和实验条件的支持。王希季是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T-7M"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但难以置信的是:这位把中国第一枚火箭搞上天的人,在受命研制火箭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任何这方面的知识,他只是一位搞热电厂发电的专家。1958年11月,时任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副教授的王希季被上级安排到一个秘密单位报到。去了之后才知道,这个上海机电设计院是要做运载火箭,发射人造卫星。是一个当时保密非常严格的单位。把卫星送上天上去,和在火力发电厂发电给大家用,可以说完全两个不同的领域。
王希季曾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攻读动力和燃料专业,对于自己1958年接受的这项新任务,王希季起初心里并没有底,当时没有火箭方面的专业知识,没有技术资料,没有任何国际援助,王希季手下带领的只是一批缺乏技术背景,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年轻人。有时碰到一些连自己都没接触过的新东西,王希季常常是头一天晚上啃书本,第二天就给大家上课传授。在许多基本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王希季他们土法上马,没有电子计算机,他们就用手摇计算器,有时甚至干脆就拨算盘珠子,很多数据都是靠人力计算出来的。
2024王希季两弹一星生平事迹【篇4】
王希季曾说:“在技术问题上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少数服从多数,而是要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为了支持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他一次又一次充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958年,____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37岁的王希季被调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担任探空火箭的技术负责人,王希季的飞天梦开始了。当时没有一个人见过真正的火箭、卫星,他和技术副院长杨南生千方百计地搜集资料,废寝忘食地研读数据,边学边教,带领一帮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娃娃队伍”义无反顾地干了起来。
1960年2月19日,我国第一枚自主设计、制造的探空模型火箭T-7M顺利升空,虽然只飞了短短8公里,但成功迈出了奔向太空的关键一步。5月28日,____亲临上海新技术展览会,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这枚探空火箭模型,并鼓励大家说,应该是8公里、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上去!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大多数国人对“数字化”概念还很陌生,当研究人员提出在卫星上装备应用计算机时,没有人敢拍板。王希季经过认真分析,认为有成功的把握,值得一试。于是他顶住各方压力,率先进行试用,实践证实效果非常理想。从此,数字化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得到普遍应用。当研究人员首次提出要在返回式卫星上试验一种新型国产彩色胶片时,因为试验风险太大,不少专家都持反对意见。
王希季认为,如果彩片能成功,将会比黑白片获取更大的信息量,为什么不试一试呢?在进行了缜密的分析论证后,王希季果断拍板决定不但要上彩色胶片,而且要多上。最后,当一张张色彩鲜艳、层次丰富的卫星照片呈现在众人面前时,大家都惊喜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像这样的事例能举出很多,1987年,王希季担任第9颗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这是我国首次利用返回式卫星为国外客户提供搭载蛋白质晶体生长的太空实验。距离卫星发射只剩半年时间的节点上,有中国专家提出,想在卫星上搭载中国的半导体材料砷化镓晶体,却遭到一些外国专家的冷嘲热讽。当时,摆在面前的是巨大的风险——需要在返回舱放置做砷化镓实验的晶体加工炉,炉中温度高达1200度,相当于在卫星中放置一枚随时可能会爆炸的小“炸弹”。带着团队整整实验了小半年,王希季大胆拍板,最终,实验取得圆满成功。王希季总结道:“要大胆,但任何新的事物去做总有风险、困难,不太了解规律的时候,不能当‘傻大胆’!”
2024王希季两弹一星生平事迹【篇5】
王希季院士是中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主要从事空间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航天型号的研制工作。曾主持中国第一枚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取样火箭的研制工作。他创造性地把中国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中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主持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
王希季是中国空间事业开创人之一,卫星总设计师、空间返回技术学科的带头人。1960年2月,在上海机电设计院工作期间,王希季负责研制发展控空火箭技术设计工人乱功地为中国发射了第一枚液体燃料控空火箭,_______给予很高的评价。 以后上海机电设计院(后为七机部八院、航天部五院508所)先后在10年的时间里研制成功了包括气象、控测、生物试验、核爆取样和技术试验等几个类型的15个型号的控空火箭,其中王希季就负责了12个型号,成为中国控空火箭技术学科的带头人。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负责的项目有两项获奖。
王希季提出了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型号--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负责完成了方案阶段的研制工作,于1970年4月首次发射就获成功,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轨道,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空间国家。
八院奉命转为发展卫星工作后,王希季又负责提出中国第一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技术方案,并于1975年首射取得成功,使中国返回式卫星技术进入世界前列,成为迄今世界上掌握此项技术的仅有的三个国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