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于敏功勋个人事迹

| 徐球

“两弹一星”于敏功勋个人事迹大家了解吗?于敏在两弹一星的研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两弹一星”于敏功勋个人事迹5篇(精选),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两弹一星”于敏功勋个人事迹

“两弹一星”于敏功勋个人事迹(精选篇1)

在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后,于敏选择了留下来继续为中国核 武 器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他率领团队在二代核 武 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中国核 武 器技术发展迈上了新台阶。虽然已经是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但他依然对人诚恳、谦逊待人,并鼓励年轻人多学习、有机会就出国深造。然而,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于敏和家人的相聚时光少得可怜。

他几乎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对家庭和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亏欠。妻子孙玉芹几乎是一个人扛起家庭重担,抚养儿女、赡养老人,还要面对街坊邻居的猜疑和误解。

然而,她始终默默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并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直到1988年,于敏的名字被解禁后,孙玉芹才和全国人民一起知道了丈夫的工作内容。邻居们恍然大悟,纷纷表示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名字解密后,于敏收获了应得的荣誉和赞誉,但他却一如既往地低调和谦逊。

晚年时期,于敏终于有时间陪伴家人了。然而,儿女已经成家立业,家里只剩下他和鬓角斑白的老妻。每当这对老夫妻外出时,同行的人总能够看到他们相濡以沫、相互关照的温馨场景。然而,2012年孙玉芹突发心脏病去世,让于敏陷入了深深的悲痛和自责之中。他在文章里痛心地写下:“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表达了对妻子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

“两弹一星”于敏功勋个人事迹(精选篇2)

上世纪六十年代,氢弹技术是世界各核大国的最高机密,没有理论依据,也没有技术支持,中国的氢弹研究完全是白手起家。带头突破氢弹原理的,正是于敏这个中国自主培养的“国产土专家一号”,为了尽快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氢弹,他和同事们知难而进、废寝忘食、昼夜奋战。有好长一段时间,他们始终找不到氢弹原理的突破口。有一次,组内一个专家看到国外报道了一个新的截面数据,这个数据非常理想,因涉及到氢弹技术的难点而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关注。如果实验数据是对的,将对热核反应大有用处。然而怎样才能鉴别数据的真伪呢?如果采用重复实验的办法,不仅要花掉大量的经费,而且还要花费两三年的时间。

这值得吗?一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于敏为了判断这个数据的准确性,经过两天连夜潜心验证后,充满自信地在全所宣布外国报道的数据是错误的,他从核反应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各种物理因素,进行了详尽的数据推导,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多人力、物力和时间去重复那个实验,后来国外的实验结果也论证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正是因为于敏的严谨和敏锐,让处在起步阶段的氢弹研究工作,少走了很多弯路,并在他的引领之下渐渐步入正轨。

1965年冬天,于敏带领科研团队来到上海华东计算所,对加强型原子弹进行优化设计,一百多个日日夜夜,他经常半跪在地上分析堆积如山的计算纸带,同科研人员探讨,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突破,形成了一套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物理方案——这就是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

1967年6月17日,在罗布泊沙漠腹地,一朵蘑菇云升腾而起,我国氢弹试验取得成功。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时7年3个月,苏联为6年3个月,英国为4年7个月,法国为8年6个月,而我国正是因为以于敏为代表的中国物理学家们极端负责、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创造了只用两年零八个月就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的奇迹,令国人自豪,让世界震惊。

“两弹一星”于敏功勋个人事迹(精选篇3)

1944年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1946年,他转入了理学院去念物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考取了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任助教。在张宗燧、胡宁教授的指导下,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他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这个所1950年才成立,由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长。

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从此,至1988年,于敏的名字和身份是严格保密的。

于敏没有出过国,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他几乎是唯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四年零三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前苏联四年零三个月。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而当时中国的设备更无法可比,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四年中,于敏、黄祖洽等科技人员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1965年,于敏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9月,于敏带领一支小分队赶往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抓紧计算了一批模型。但这种模型重量大、威力比低、聚变比低,不符合要求。于敏总结经验,带领科技人员又计算了一批模型,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10月下旬,于敏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研究中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解决了热核武器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于敏向在上海出差的全体同志作了系列的“氢弹原理设想”的学术报告,引起了大家的很大兴趣,普遍认为通过这个阶段的工作,研究者们抓紧时间试算了两个模型,得到很好的结果。

“两弹一星”于敏功勋个人事迹(精选篇4)

于敏出生于1926年8月,他父亲当时是天津的一位小职员。他在天津耀华中学念高中时,就以门门功课第一的成绩闻名全校。1944年,于敏考进了北大工学院机电系。1946年,出于对理论研究的热爱,于敏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他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并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赢得教授们的欣赏。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不久,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5岁的于敏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

1957年,以朝永振一郎(后获诺贝尔物理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访华代表团来华访问,年轻的于敏参加了接待。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访华时,也称赞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以我国当时的条件,想要快速突破氢弹着实困难重重。不过,“土专家”有他自己的办法。此时,于敏“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去解决问题的特质得以发挥,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着,一篇又一篇的论文交到了钱三强的手里,一个又一个未知的领域被攻克。

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惟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站到世界科技的巅峰。彭桓武院士说:“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国内当时没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钱三强称,于敏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两弹一星”于敏功勋个人事迹(精选篇5)

1926年,于敏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的一个普通家庭。自幼聪明好学,对物理世界充满好奇的他,总是能在书本中找到无尽的乐趣。1944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物理系,大学毕业后,于敏进入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原本,他专注于原子核理论的研究。但1960年,国家决定启动氢弹的研制工作,于敏被悄然列入了这份沉甸甸的任务清单中。面对国家的召唤,他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半路出家”,投身于氢弹研究的空白领域。

“国家需要我,我就去做。”这简单而坚定的话语,成为他后半生无私奉献的最好诠释。从此,于敏开始“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隐姓埋名生活,从公众的视野中淡出。中国氢弹小组成立之初,于敏因为没有任何留学背景,在小组中显得格外低调,甚至有些不起眼。

尤其是,同事们注意到,每天一到饭点,他总是第一个去食堂,而且每次吃完饭后,还会顺便拿点食堂里晒好的萝卜干。时间久了,一些同事开始猜测,于敏早去食堂是为了多打饭,拿萝卜干是在占公家便宜,背后对他议论纷纷。然而,一心扑在科研上的于敏,对这些闲言碎语毫不在意,从未放在心上。

但有一天晚上,加班至深夜的于敏老毛病犯了,他打开抽屉准备吃点萝卜干来缓解一下,却发现饭盒里竟然是空的。于敏疼得浑身发抖,问对面的同事,是不是拿了自己饭盒里的萝卜干。没想到,同事坦诚相告,并批评于敏不应占公家的便宜。

可说着说着,同事就发现于敏疼得竟然几近昏厥,这才手忙脚乱地把他送到医务室。结果,医生检查后说,于敏身患十二指肠溃疡,为了缓解疼痛,只要肚子空下来就得吃点东西。

医生建议于敏休养一段时间再去工作,但此时氢弹的研究工作迫在眉睫。于是,他第二天就返回了工作岗位。

269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