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季两弹一星功勋事迹

| 徐球

王希季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之一,王希季的功勋事迹大家知道是怎样的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王希季两弹一星功勋事迹(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王希季两弹一星功勋事迹

王希季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篇1

1994年,时任返回式n型遥感卫星总设计师林华宝在发表的论文中认为,在返回式0型试验遥感卫星总体方案论证中,王希季卓有远见地决策采用大容积返回舱,从而使这种返回舱成为可适用于其他返回式卫星的公用舱,为后来研制返回式i型遥感卫星和返回式n型遥感卫星时能集中力量去提高卫星的在轨性能和相机的技术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

1975年11月,返回式0型试验遥感卫星产品首次完成轨道运行和对地摄影任务,并基本上完成了返回舱的返回任务。此后,返回式0型试验遥感卫星第二颗、第三颗产品又分别于1976年和1978年成功完成飞行和返回任务。至此,中国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和航天摄影技术的国家。

着陆回收系统是返回式0型试验遥感卫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而降落伞系统是返回式0型试验遥感卫星着陆回收系统的重要部件。在参与研制返回式遥感卫星着陆回收系统的日子里,王希季钻研起降落伞,上班时多方查找资料,在家休息时,又会翻出剪刀、针线、布头,做成小小的降落伞,让家人从高处放下,自己从旁观察。

王希季还多次参加着陆回收系统的空投试验。用空投试验方法试验、检验和验证降落伞回收系统,是研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空投试验场基本位于偏远空旷无人之地,条件很艰苦。王希季如此回忆过其中的两次:

“一次空投试验,时值隆冬,选在结冰的内蒙古黄旗海。我们吃的是又粗又黑的‘钢丝面’,住的是十几个人挤在一起的、只有一张床的、窗户也不很严的小屋。同志们爱护我,把仅有的一张床给了我,其余的人都睡在铺了稻草的地上。另一次是在天津地区靠海的芦苇塘空投,同志们在水深齐腰的芦苇丛中蹚水寻找空投模型,从上午找到下午才算找到。”返回式卫星的回收系统,经过58次空投试验,反复改进,才送交总装和参加发射。

王希季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篇2

1921年7月26日,王希季出生在云南昆明一个商人家庭,少年时即在全市小学毕业会考中名列第一,初中毕业又以优异成绩考上心仪的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8年,刚上完高中一年级课程的王希季报考西南联合大学,被机械工程系录取,大学毕业后进入兵工厂工作。1948年,王希季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生院动力及燃料专业就读,为了早日完成学业,他半工半读,于1949年12月获科学硕士学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改变了王希季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求学计划,他决心放弃国外良好的学术环境和优厚待遇,投身到新中国建设当中。1950年初,29岁的王希季回国,先后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任教。1958年10月,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副主任的王希季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个月后,他正计划赴德国开展为期两年的学术交流时,接到了调动工作的通知,王希季毫不犹豫地服从安排,到上海机电设计院负责火箭研制工作。

研制探空火箭。王希季带领年轻科研人员组建队伍,边学习边设计,自己制作仪器设备,利用现有条件开展科研试验,于1960年2月19日,在上海郊区一个由农田改建的简易发射场,成功发射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T-7M”,虽然飞行高度仅有8公里,却标志着中国探索太空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也为研制卫星运载火箭打下了良好基础。此后,王希季又提出一系列关键改进措施,开始第二代、第三代探空火箭的研制。

研制卫星运载火箭。1965年,上海机电设计院迁至北京,改名为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八设计院,承担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总体任务,王希季被任命为院总工程师。作为“长征一号”总体方案的设计者,他提出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的设计思路和总体方案,在1967年初样阶段即将结束时,任务被移交给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负责,王希季再次无条件服从工作安排,转而承担返回式遥感卫星研制任务。

王希季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篇3

王希季的家,就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家属楼。90多岁高龄,人们还能常常见到老人去办公室上班。《王希季院士传记》的作者朱晴在两年的撰稿过程中,曾多次采访王希季。她印象最深的是,王老不愧是抗战时期著名的西南联大培养出来的。他们的爱国情操发自内心,在国家和个人之间,他们选择的是国家。王老谈航天时严谨、认真,却也有着丰富的生活情趣和深厚的人文知识,你可以和王老谈各种名著。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王老从不谈自己,只谈团队做的事情。已步入老年的王希季,眼神依然清澈、真挚,那是一种经过岁月洗礼后的纯粹和坦荡。

在技术问题上严格遵循科学规律,“不好商量”,是个“倔老头”,但在工作中、生活上,王希季却是难得的良师益友。

比王希季小10岁的中科院院士、返回式卫星专家林华宝,称王希季是自己“事业上的引路人”。王希季很早就相中了聪明好学、踏实肯干的林华宝,经常有意识地交付他一些重要的任务,并且精心加以点拨和培养。两人一起共事40多年,林华宝觉得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20世纪80年代初,王希季兼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8所所长,从事理论研究的李大耀受命担任他的技术秘书。在王希季的指导下,李大耀完成了《空间技术》《卫星设计学》等一系列专著的撰写,硬是被“逼”成了一个卫星专家。

如今,王希季的名字已经与中国航天事业紧密相连。他的故事将激励无数青年科研工作者不断勇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王希季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篇4

回国之初,王希季在大连工学院任教。教学之余,他仍在心中勾画着大电厂的蓝图。1958年11月,在____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进军号令不久,王希季被调到上海机电设计院,担任探空火箭的技术负责人。然而,参与研制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的这支队伍,绝大多数是刚出校门不久的青年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有的年轻人甚至还没毕业,就拿着组织上的调令报到了。

时年37岁的王希季面对挑战,带领着“娃娃军团”开始了边学边干的艰苦探索:缺乏技术,他找来资料自己先学,再给年轻人讲课,自嘲为“现学现卖”;来不及新建试验室,就把厕所改装成测试室;来不及建通信线路,就用手势或用人传递叫喊的方式进行试验场的联络;没有吊车,就用类似于古老的辘轳的绞车把火箭吊上发射架;没有燃料加压设备,就用自行车的打气筒把气压打上去……很多“土办法”成为当时解决技术性问题的关键。

仅用了短短9个月的时间,由王希季主持研制的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T-7M 就奇迹般地诞生了。1960 年2 月19 日,在上海郊区一个由稻田改建成的简易发射场上,“T-7M”昂然屹立在发射架上,虽然飞行高度只有8公里,却标志着我国已经在奔向太空的征程中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20世纪60年代,王希季受命主持“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研制任务。他根据我国工业和技术的现状,提出了对于“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切实可行的总体方案和设计。1970 年4 月24 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轨道。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奇迹蜕变,王希季也已从火箭的“门外汉”成为航天事业领头人。

火箭发射、卫星升天,国人飞天之梦似乎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当苏联人加加林进入太空轨道并返回地面后,王希季就十分关注载人航天工程,并将之提上日程。

1971年,我国着手开展载人航天研究,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而此前,王希季就已接受有关单位的要求,对载人飞船总体方案进行论证。当“714工程”下达后,王希季又参与了“曙光一号”飞船的研制。然而,“714工程”实施不久,终因诸多原因被搁置下来。

王希季两弹一星功勋事迹篇5

王希季是中国空间事业开创人之一,卫星总设计师、空间返回技术学科的带头人。1960年2月,在上海机电设计院工作期间,王希季负责研制发展控空火箭技术设计,成功地为中国发射了第一枚液体燃料控空火箭,_______给予很高的评价。以后上海机电设计院(后为七机部八院、航天部五院508所)先后在10年的时间里研制成功了包括气象、控测、生物试验、核爆取样和技术试验等几个类型的15个型号的控空火箭,其中王希季就负责了12个型号,成为中国控空火箭技术学科的带头人。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负责的项目有两项获奖。

王希季提出了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型号--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负责完成了方案阶段的研制工作,于1970年4月首次发射就获成功,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轨道,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空间国家。

八院奉命转为发展卫星工作后,王希季又负责提出中国第一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技术方案,并于1975年首射取得成功,使中国返回式卫星技术进入世界前列,成为迄今世界上掌握此项技术的仅有的三个国家之一。

1980年后,王希季先后负责研制和发射成功了6颗卫星,并负责提出了第二和第三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技术方案和负责完成了这两个型号的方案阶段的研制工作。中国的返回卫星技术属世界先进水平,王希季起着关键和主要作用。

1985年,“尖兵一号”返回型卫星和“东方红一号”卫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王希季为第一获奖人;1990年“摄影定位卫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入特等奖,他为第四获奖人。

269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