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事迹材料

| 徐球

两弹一星元勋之一的王希季院士大家认识吗?王希季的事迹材料是怎样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事迹材料(最新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事迹材料

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事迹材料【篇1】

“在技术问题上不能少数服从多数,而是要尊重客观规律。”王希季没少当过“少数派”,没少讲过别人“想说却不敢说”的话。

上世纪80年代,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时,大部分人的意见是紧跟国际潮流发展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为此,王希季专门写出题为《重复使用的并不都是经济的》长篇论文,指出耗资巨大的航天飞机不符合国情,他的观点逐渐将业内专家引向发展载人飞船的方向上来。

一生坚持尊重客观规律的“倔老头”王希季赢了,最终引领着中国载人航天从飞船起步,所以才有了神舟系列飞船,才有了杨利伟、翟志刚等一批批航天员顺利飞天、遨游太空。

90多岁时,他依然活跃在办公室,仍然不知疲倦地,为中国航天发展思考、研究,仍然不知疲倦地为中国航天发展献计献策,满头白发的他手边总是拿着一个小本子,那上面记录着密密麻麻的科研数据……

王希季曾经说过“这些事情我们之所以能够成功,一是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二是靠‘两弹一星’精神”。他用毕生时间求学和一次又一次转行的爱国精神,还有那不惧艰险、刻苦钻研的科学创新精神......他奋斗一生,让中国的星辰,闪耀在世界的天空中!

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事迹材料【篇2】

王希季,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1921年7月26日生于云南昆明。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获学士学位。1949年获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技术顾问。曾任大连工学院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科技大学教授、上海机电设计院总工程师、七机部八院总工程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及科技委主任等职。中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提出中国第一颗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技术方案,并主持该型运载火箭初样阶段的研制;主持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

曾任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负责制定研制方案,采用先进技术,研究卫星返回的关键技术;任小卫星首席专家,双星计划工程总设计师等职。1985年、1992年各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主要代表作有:《航天器进入与返回技术》、《空间技术》、《卫星设计学》、《建设我国空间基础设施》等。

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事迹材料【篇3】

这样一项大难度的航天工程,于1966年落在了七机部八院身上。面对众多新课题,王希季带领研制人员提出了返回式0型试验遥感卫星总体方案。

后来在一篇有关中国航天自主创新的文章中写道:“在中国人造卫星事业刚刚步入工程研制的时期,在受到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如何提出一个完全依靠本国的力量自主创新,在技术上追赶苏联和美国(当时只有这两个国家成功发射并回收了返回式照相侦察卫星),能适应任务需求又具有发展潜力的返回式卫星遥感工程系统总体方案(指不仅提出返回式遥感卫星的总体方案,还要具体提出与卫星处于同一系统层次的运载火箭、发射场和测控网应达到的设计指标要求,即进行返回式遥感卫星的外部设计),对于研制人员来讲,确实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在返回式0型试验遥感卫星的方案提出和其后的研制过程中,自主创新的瞄准点(一直)放在如何更好地实现中国第一种返回式卫星遥感工程系统的功能上,放在使该工程系统有可能适应今后的发展要求上。”

最后提出的方案是充分利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能力的、由返回舱和设备舱两舱组成的、采用弹道式返回方式的大返回舱方案,兼顾了可行性和可发展性。当时,在如何回收胶片问题上有3种意见。一种是回收整颗卫星,一种是回收装载胶片暗盒的大容积返回舱,一种是弹射回收装胶片的容器。王希季决策只回收装胶片的舱段,并相应地在卫星构形上把卫星分为返回舱和设备舱两个舱段,前者装载储存胶片的暗盒,后者装载相机和卫星服务与支持系统。

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事迹材料【篇4】

回国之初,王希季在大连工学院任教。教学之余,他仍在心中勾画着大电厂的蓝图。1958年11月,在____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进军号令不久,王希季被调到上海机电设计院,担任探空火箭的技术负责人。然而,参与研制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的这支队伍,绝大多数是刚出校门不久的青年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有的年轻人甚至还没毕业,就拿着组织上的调令报到了。

时年37岁的王希季面对挑战,带领着“娃娃军团”开始了边学边干的艰苦探索:缺乏技术,他找来资料自己先学,再给年轻人讲课,自嘲为“现学现卖”;来不及新建试验室,就把厕所改装成测试室;来不及建通信线路,就用手势或用人传递叫喊的方式进行试验场的联络;没有吊车,就用类似于古老的辘轳的绞车把火箭吊上发射架;没有燃料加压设备,就用自行车的打气筒把气压打上去……很多“土办法”成为当时解决技术性问题的关键。

仅用了短短9个月的时间,由王希季主持研制的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T-7M 就奇迹般地诞生了。1960 年2 月19 日,在上海郊区一个由稻田改建成的简易发射场上,“T-7M”昂然屹立在发射架上,虽然飞行高度只有8公里,却标志着我国已经在奔向太空的征程中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20世纪60年代,王希季受命主持“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研制任务。

他根据我国工业和技术的现状,提出了对于“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切实可行的总体方案和设计。1970 年4 月24 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轨道。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奇迹蜕变,王希季也已从火箭的“门外汉”成为航天事业领头人。

两弹一星元勋王希季事迹材料【篇5】

王希季院士出生在积贫积弱的时代,青年时期便立志为祖国崛起而奋斗,毅然归国后投身航天事业,怀揣热血,一门心思钻研到底,从火箭的“门外汉”,成为中国航天事业领头人。

多年来,王希季隐姓埋名,“长征一号”和东方红一号的主要研制名单中,都没出现过他的名字……直到1999年“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表彰大会,已经78岁的他站在人民大会堂,人们才知道,这位老人为中国航天所做的奠基性贡献。

被授予功勋奖章时,白发苍苍的王希季突然红了眼眶。

他说:“祖国没有忘记我!”

创新理论研究。从1988年开始,王希季担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他注重总结经验并付诸理论,使火箭技术和返回式遥感卫星从工程研制实践向学科体系化转变,所著的《论空间资源》一文,在国内首次提出“将空间天然环境与航天器进入空间自然产生的环境当作人类资源看待”的观点

1993年,他首次提出“能量性和物质性空间的开发利用需要人的参与,是载人航天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论点。1996年,王希季的返回式II型遥感卫星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剖析国外载人航天得失,主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从发展飞船起步,进一步提出建设中国空间基础设施的思路和途径,对中国航天工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65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