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季中国航天事业的科学家事迹
王希季中国航天事业的科学家事迹大家知道是怎样的吗?王希季的为人有哪些故事?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王希季中国航天事业的科学家事迹【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王希季中国航天事业的科学家事迹【篇1】
后来在一篇有关中国航天自主创新的文章中写道:“在中国人造卫星事业刚刚步入工程研制的时期,在受到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如何提出一个完全依靠本国的力量自主创新,在技术上追赶苏联和美国(当时只有这两个国家成功发射并回收了返回式照相侦察卫星),能适应任务需求又具有发展潜力的返回式卫星遥感工程系统总体方案(指不仅提出返回式遥感卫星的总体方案,还要具体提出与卫星处于同一系统层次的运载火箭、发射场和测控网应达到的设计指标要求,即进行返回式遥感卫星的外部设计),对于研制人员来讲,确实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
在返回式0型试验遥感卫星的方案提出和其后的研制过程中,自主创新的瞄准点(一直)放在如何更好地实现中国第一种返回式卫星遥感工程系统的功能上,放在使该工程系统有可能适应今后的发展要求上。”最后提出的方案是充分利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能力的、由返回舱和设备舱两舱组成的、采用弹道式返回方式的大返回舱方案,兼顾了可行性和可发展性。当时,在如何回收胶片问题上有3种意见。一种是回收整颗卫星,一种是回收装载胶片暗盒的大容积返回舱,一种是弹射回收装胶片的容器。王希季决策只回收装胶片的舱段,并相应地在卫星构形上把卫星分为返回舱和设备舱两个舱段,前者装载储存胶片的暗盒,后者装载相机和卫星服务与支持系统。
1994年,时任返回式n型遥感卫星总设计师林华宝在发表的论文中认为,在返回式0型试验遥感卫星总体方案论证中,王希季卓有远见地决策采用大容积返回舱,从而使这种返回舱成为可适用于其他返回式卫星的公用舱,为后来研制返回式i型遥感卫星和返回式n型遥感卫星时能集中力量去提高卫星的在轨性能和相机的技术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1975年11月,返回式0型试验遥感卫星产品首次完成轨道运行和对地摄影任务,并基本上完成了返回舱的返回任务。此后,返回式0型试验遥感卫星第二颗、第三颗产品又分别于1976年和1978年成功完成飞行和返回任务。至此,中国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和航天摄影技术的国家。
王希季中国航天事业的科学家事迹【篇2】
1958年11月,入党刚一个月的王希季接到上海市委组织部的通知,让他到新成立的上海机电设计院报到。具体做什么工作,市委组织部的人没有明说,只是说“去了就知道了”。
当时,王希季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副主任,工作任务很重;此外,他正计划赴德交流两年,科研项目也正是要出成果的时候。要接受这个新任务,他着实有些为难。但在国家发展与个人前途面前,他果断选择了前者。
当王希季拿着介绍信前往上海淮中大厦报到时,他才知道新单位是由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双重领导的科研机构,主要负责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他担任技术负责人,主管火箭的研制工作。
此前从未接触过火箭研制工作的王希季深知,发射卫星是国家重大战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要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就必须有足够威慑力的战略武器。国家的需要,就是科研人员努力的目标!
王希季率领着一支平均年龄21岁的年轻团队,开始了艰难创业。缺乏技术,他找来资料自己先学,再给年轻人讲课,自嘲为“现学现卖”;经费不足,他将火箭发动机推进剂供应系统的试验设备安装在厕所隔出来的小天井里,把日本人遗弃的废碉堡改造成了试车台;他用电动和手摇计算器进行计算弹道,算一条就要45天,计算纸摞得半人高。不久后,王希季和他的团队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 “T-7M”。
1965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工程正式启动。王希季承担起负责我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研制的历史重任。他创造性地把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了我国征服太空的第一枚航天运载火箭——“长征一号”。这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次大胆尝试。时任七机部四院副院长的杨南生说:“至今我都非常钦佩和感激王希季!在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运载火箭上,敢于采用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固体火箭为第三级,需要有相当的魄力与勇气!”
王希季中国航天事业的科学家事迹【篇3】
回国之初,王希季在大连工学院任教。教学之余,他仍在心中勾画着大电厂的蓝图。1958年11月,在____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进军号令不久,王希季被调到上海机电设计院,担任探空火箭的技术负责人。然而,参与研制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的这支队伍,绝大多数是刚出校门不久的青年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有的年轻人甚至还没毕业,就拿着组织上的调令报到了。
时年37岁的王希季面对挑战,带领着“娃娃军团”开始了边学边干的艰苦探索:缺乏技术,他找来资料自己先学,再给年轻人讲课,自嘲为“现学现卖”;来不及新建试验室,就把厕所改装成测试室;来不及建通信线路,就用手势或用人传递叫喊的方式进行试验场的联络;没有吊车,就用类似于古老的辘轳的绞车把火箭吊上发射架;没有燃料加压设备,就用自行车的打气筒把气压打上去……很多“土办法”成为当时解决技术性问题的关键。
仅用了短短9个月的时间,由王希季主持研制的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T-7M 就奇迹般地诞生了。1960 年2 月19 日,在上海郊区一个由稻田改建成的简易发射场上,“T-7M”昂然屹立在发射架上,虽然飞行高度只有8公里,却标志着我国已经在奔向太空的征程中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20世纪60年代,王希季受命主持“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研制任务。他根据我国工业和技术的现状,提出了对于“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切实可行的总体方案和设计。1970 年4 月24 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轨道。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奇迹蜕变,王希季也已从火箭的“门外汉”成为航天事业领头人。
火箭发射、卫星升天,国人飞天之梦似乎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了。当苏联人加加林进入太空轨道并返回地面后,王希季就十分关注载人航天工程,并将之提上日程。
王希季中国航天事业的科学家事迹【篇4】
卫星是送上天了,如何安全返回?又是一块硬骨头。王希季服从安排,又奔赴下一个新任务:研制我国首枚返回式卫星。
难度之大,某国曾发射过12枚,均告失败,更何况我们才起步。
但王希季团队,硬是用5年的时间,于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刺破苍穹,飞向太空。
他在等待了3天后,看到了那顶心心念念的,红白相间的降落伞,那是一朵神奇的开在天空最美的花。
当它准确落到回收地点时,就相当于向全世界宣告:“我国返回式卫星成功啦!”成为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0年后,王希季又先后负责研制和成功发射6颗卫星。1999年“神舟一号”成功完成首次无人状态下试飞。
“在太空这个世界各国争夺的新领域,中国不仅要有一席之地,更要扩大到一片之地”,王希季时常这样说,更是用毕生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探空火箭、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等领域,带领团队完成多项首创任务。
我国火箭型号中,有12种是他担任负责人设计研制出来的。1993年王希季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他是祖国的大明星,他才是我们该追的星。他是我国航天事业上,是拓荒者和奠基人之一。
他曾动情地说:“作为一个专家,我不否认个人的天赋和勤奋,但是,如果党、国家和人民不交给我这些任务,我怎么可能去研制?如果不给我这些环境和条件,又怎么会出现我这样一个人呢?”
此刻,西南联大的校歌《满江红》萦绕在耳边: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王希季中国航天事业的科学家事迹【篇5】
王希季曾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攻读动力和燃料专业,对于自己1958年接受的这项新任务,王希季起初心里并没有底,当时没有火箭方面的专业知识,没有技术资料,没有任何国际援助,王希季手下带领的只是一批缺乏技术背景,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年轻人。有时碰到一些连自己都没接触过的新东西,王希季常常是头一天晚上啃书本,第二天就给大家上课传授。在许多基本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王希季他们土法上马,没有电子计算机,他们就用手摇计算器,有时甚至干脆就拨算盘珠子,很多数据都是靠人力计算出来的。
在王希季的主持下,半年后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T7M研制、总装完毕。经历了第一次的发射失败,王希季总结经验后再次上阵,1960年2月19日16时47分,第二枚"T-7M"发射试验成功。这次试验成功,是中国自行发展火箭技术取得的第一个实践意义的成果。
火箭发射试验困难重重,王希季他们的"指挥所"是用麻袋堆积而成的,里面既没有步话机也没有电话,指挥得靠扯着嗓子大声喊叫,并要借助挥舞手势。自动跟踪火箭的仪器也没有,测试人员用的是需要几个人手把着才能旋转的人工天线。电力没有,向附近的部队借了一个50千瓦的发电机在发电。加注条件也不是挺好,所以加注燃料是用自行车打气筒打到里面,到了一定压力,然后打开加上去的。
条件虽然艰苦,但每一个步骤在事先都经过了精心设计,有图纸,有计算,有程序,也有口令。整个工程上的走一步都是计划好的,计算好的,安排好的。
T-7M的飞行高度是8公里,半年后T7研制出来,飞行高度60公里。T7之后就是T7A,T7A就不是60公里了,而是130多公里。T7A之后发展,探空火箭发展到高度32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