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季“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

| 徐球

王希季“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有哪些呢?王希季是怎样的科学家?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王希季“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通用1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王希季“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

王希季“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篇1

1949年底,王希季顺利拿到科学硕士学位,正当他准备攻读博士学位时,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两张题为:“南京路上好八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照片。

报纸上,____在开国大典上,铿锵有力的那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让他激动万分,热血沸腾。

王希季感受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雄心壮志,他归心似箭,放弃了读博机会和优渥的待遇,义无反顾要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次年3月,他与几十名留学生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回国,在这艘邮轮上他遇到了西南联大教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还有辗转从英国归来的地质学家李四光。

1957年某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轰动全世界。1958年,____在八届二次会议上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伟大号召。

可发射卫星谈何容易!当时我国在这方面几乎为零,没有资料可参考,因为国外的技术封锁,更不要说外援了。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37岁的王希季被委以重任,组建了一支平均年龄21岁的年轻科技人才的队伍。

要知道,他本人在西南联大的专业是机械,在留学时是动力和燃料专业,与火箭制造没有直接关系,甚至都没见过火箭,地地道道门外汉。

王希季带领团队,凭着他们满腔热血,喊出那句“今天画在纸上,明天飞到天上”的口号。哪怕是一穷二白、没资源、无参考的情况下,他们也毫不退缩。

王希季“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篇2

王希季(1921年7月26日~),白族,出生于云南昆明,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中国空间技术的创始者和组织者之一,中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曾任七机部八院总工程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及科技委主任等职。

代表作品:《卫星设计学》《空间技术》《王希季院士文集》《空间徽重力试验》。

王希季于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获西南联合大学学士学位。1948年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留学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致力于中国航天空间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尤其在卫星返回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做出卓越贡献。

他是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及其后的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成功研制中国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提出中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主持研发的卫星返回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3年,王希季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王希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于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王希季“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篇3

“我从没考虑这些,面对国家战略和个人利益不犹豫地服从国家需要。”

——王希季

卫星是送上天了,如何安全返回?又是一块硬骨头。王希季服从安排,又奔赴下一个新任务:研制我国首枚返回式卫星。

难度之大,某国曾发射过12枚,均告失败,更何况我们才起步。

但王希季团队,硬是用5年的时间,于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刺破苍穹,飞向太空。

他在等待了3天后,看到了那顶心心念念的,红白相间的降落伞,那是一朵神奇的开在天空最美的花。

当它准确落到回收地点时,就相当于向全世界宣告:“我国返回式卫星成功啦!”成为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0年后,王希季又先后负责研制和成功发射6颗卫星。1999年“神舟一号”成功完成首次无人状态下试飞。

“在太空这个世界各国争夺的新领域,中国不仅要有一席之地,更要扩大到一片之地”,王希季时常这样说,更是用毕生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王希季“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篇4

1958年5月17日,___发出了伟大号召:“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于是,王希季接到了去上海机电设计院报到的通知,承担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的研制任务。

那年,王希季只有37岁,被任命为设计院的技术负责人。当时设计院的研制条件十分简陋,既没经验,又没资料,也没专家,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勇于挑战的王希季二话没说,带领着“娃娃队伍”,开始了边学边干的艰苦探索。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由王希季主持研制的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T-7M”就奇迹般地诞生了。

1960年2月19日,在上海郊区一个用稻田改建成的简易发射场上,“T-7M”成功发射了!

看到火箭的成功发射,王希季冲出“指挥所”,扯开已经嘶哑的嗓子和大家一起忘情地欢呼起来。这次试验成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液体燃料火箭技术取得的一个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成果。此后,中国的探空火箭数十次飞上天空。

完成研制探空火箭的任务后,又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找到了王希季。

1965年,在“两弹”建设基本完成之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任务被提上议事日程。上海机电设计院承担卫星运载火箭总体任务,由上海迁至北京,正式改名为七机部第八设计院。王希季被任命为该院总工程师。

新任务中,他负责主持中国第一个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总体方案的论证和设计。卫星上天,得靠火箭。又是一项如此重要的任务。

王希季感到庆幸。他曾经动情地说:“作为一个专家,我不否认个人的天赋和勤奋,但是,如果党、国家和人民不交给我这些任务,我怎么可能去研制?如果不给我这些环境和条件,又怎么会出现我这样一个人呢?”

王希季“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事迹篇5

王希季之所以留学,其初心是为了学成归来建起一所大电厂为家乡造福,以改变当时昆明电力缺乏的问题,避免因电力缺乏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学习。

1949年12月,他以优异成绩获取了科学硕士学位。正当他准备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时,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两张照片:南京路上好八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变了他的求学计划。

当曾经历过军阀混战、国破家亡的王希季第一次看到真正为老百姓服务的军队时,他为此激动不已。虽然刚刚建立的新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但他决心要报效祖国,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当中。

1950年初春,29岁的王希季拒绝了美国数个电厂待遇优厚的工作邀请,踏上了驶回祖国的邮轮。王希季与同船其他的中国留学生聚集到甲板上,憧憬着未来。当这位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仰望太平洋上空的满天星斗时,他怀揣着“建立大电厂,解决中国工业发展的根本问题”的理想,他或许没有想到十年后,由他主持研制的中国首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将刺破浩瀚苍穹。

回国之初,王希季在大连工学院任教。教学之余,他仍在心中勾画着大电厂的蓝图。1958年11月,在____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进军号令不久,王希季被调到上海机电设计院,担任探空火箭的技术负责人。然而,参与研制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的这支队伍,绝大多数是刚出校门不久的青年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有的年轻人甚至还没毕业,就拿着组织上的调令报到了。时年37岁的王希季面对挑战,带领着“娃娃军团”开始了边学边干的艰苦探索:缺乏技术,他找来资料自己先学,再给年轻人讲课,自嘲为“现学现卖”;来不及新建试验室,就把厕所改装成测试室;来不及建通信线路,就用手势或用人传递叫喊的方式进行试验场的联络;没有吊车,就用类似于古老的辘轳的绞车把火箭吊上发射架;没有燃料加压设备,就用自行车的打气筒把气压打上去……很多“土办法”成为当时解决技术性问题的关键。

26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