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栋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
“两弹一星”研制的伟大实践,有力证明了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孙家栋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大家知道哪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孙家栋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孙家栋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篇1
孙家栋是中国月球探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提出了2020年前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三个阶段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中国月球探测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路线图。他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确定了工程目标和工程总体方案,对工程各大系统的技术途径作出重要决策。
孙家栋是北斗卫星导航工程、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继续活跃在中国航天技术的前沿领域。
2009年4月15日0时16分,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加指挥的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任务又一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100个航天飞行器,这之中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在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的全部过程。
钱学森评价道:孙家栋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首战告捷起,到绕月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孙家栋几十年来为中国航天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我为您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
孙家栋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篇2
孙家栋,1929年4月8日出生于辽宁,中共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第七、八、九、十二届全国____委员,中国人造卫星技术、卫星导航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开创者之一。
1958年,孙家栋毕业于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同年回国。历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总体设计部室主任、部副主任,先后领导和参加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地地导弹与液体中程弹道地地导弹的研制试验工作。1967年,开始从事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试验工作,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中,主持完成卫星总体和各分系统技术方案的修改工作。在返回式遥感卫星、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研制和试验工作中担任技术总负责人、总设计师和中国第二代主要应用卫星航天工程大系统的总设计师,负责整个工程大系统的技术决策、技术指挥和技术协调。1988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04年,任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孙家栋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奖项,及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共和国勋章等荣誉称号。
孙家栋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篇3
从辽宁省复县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俄语时,18岁的孙家栋最大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土木建筑系学生,将来修大桥。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组建空军,品学兼优的孙家栋作为急需的俄语翻译人才被选送入伍。1951年,他和另外29名军人被派往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发动机专业。修大桥的愿望,便只能永远留在年少的梦中。留学生活让孙家栋印象深刻。
临行前,部队到王府井买了最好的哔叽面料,为他们定制了笔挺的军装。走在苏联街头,中国军人的风貌时常引来羡慕的目光。更让人赞叹的,是孙家栋的学习劲头。每天晚上他看完新闻,就一直攻读到深夜两点。他的记忆力惊人,一门功课七八章内容,几天时间就能从头背到尾,考试时一拿到试卷,想都不用想,便可提笔一气呵成。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有个传统——哪位同学考试全部获得5分,照片就能挂在学校门口。
一年后如果能保持,照片位置就往上移。越到高处人数越少,照片也就越大。毕业时,如果谁的照片能够出现在“照片塔”的顶端,那么恭喜,他将获得一枚印有斯大林头像的金奖章。苏联学生对金奖章梦寐以求,它意味着毕业后军衔比其他同学高一级,而且分配工作时有优先选择权,报到前还能带着双倍工资休假3个月。孙家栋是金奖章获得者,这在中国留学生中屈指可数。
孙家栋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篇4
2007年,78岁的他,又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总设计师。当“嫦娥一号”成功环绕月球时,在欢呼的人群中,他转身抹泪的瞬间,打动了亿万国人。60多年的航天征程中,孙家栋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中国自主研发的100个航天器中,孙家栋参与的就有34个,占了1/3。说起关于吃红烧肉的这段经历,他呵呵一乐:“嘴馋才让我有了锦绣前程!”
2016年,孙家栋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是这样写的:“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他说:“唯有中国造才能强国富民!”一辈子的时间,他都在造“中国星”,只因怀揣“中国心”!____说:“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如今,我们的航天航空事业正在蓬勃发展,离不开许许多多像孙家栋一样的科学家们。
2024年9月25日,我国发射了一枚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成功落入太平洋预定海域。此次发射,不仅标志着中国导弹技术的又一次飞跃,更为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篇章。
孙家栋两弹一星科学家事迹篇5
1942年,孙家栋考入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梦想成为工程师,为国修大桥,但中途因战争迫不得已失学,后几经波折,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汽车系。1951年,孙家栋被派遣到苏联学习飞机发动机专业。1958年,孙家栋学成回国,开始从事导弹研制工作。在此后的时间里他与众多科研人员共同设计并成功发射了“东风一号”和“东风二号”。从1967年开始,孙家栋进行卫星方面研究,担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为中国北斗作出卓越贡献。同时,孙家栋也是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提出了中国月球探测分三步走方案,主持攻关了多项关键技术问题。在中国航天领域,孙家栋是当之无愧的领头人。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孙家栋院士几乎将毕生都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中国航天事业,推动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多次突破,实现了中国航天一次又一次的飞跃。从导弹到卫星,从嫦娥到北斗,国家的需要永远是孙家栋前行的方向,即使年过耄耋,他仍然保持着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他曾说:“搞了一辈子航天,航天已经像我的爱好一样,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了。”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见证和参与中国航天的非凡篇章。
孙家栋院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为中国航天事业奋斗一生,用智慧和勇气支撑起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书写了中国航天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的里程碑,他的人生履历,就如同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他的名字闪耀星空,他的事迹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