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先锋事迹

| 徐球

“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先锋事迹新鲜出炉,孙家栋的事迹同学们看过多少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先锋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先锋事迹

“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先锋事迹(篇1)

孙家栋是中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为中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创建和发展中国人造卫星总体技术、卫星航天工程管理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孙家栋是中国月球探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提出了2020年前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三个阶段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中国月球探测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路线图。他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确定了工程目标和工程总体方案,对工程各大系统的技术途径作出重要决策。

孙家栋是北斗卫星导航工程、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继续活跃在中国航天技术的前沿领域。

2009年4月15日0时16分,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加指挥的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任务又一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100个航天飞行器,这之中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在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的全部过程。

“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先锋事迹(篇2)

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启了全新的月球背面探索之旅,举国沸腾、世界瞩目。

“孙家栋无疑是一位战略科学家,总能确定合理的战略目标。”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科学家叶培建院士说,在困难面前,他绝不低头;在责任面前,他又“俯首甘为孺子牛”。

孙家栋的一大长处,就是善于协调各种复杂的技术问题,找到最经济、最合理的解决办法。

“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航天尖端产品也是买不来的。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航天技术。”孙家栋说。

近年来,孙家栋特别强调要坚持自主创新:“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我们没有专家可以依靠,没有技术可以借鉴,我们只能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今天搞航天的年轻人更要有自主创新的理念,要掌握核心技术的话语权。”

“中国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跟着党中央,和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尽个人微薄之力,把我们国家的事业搞好,真正实现中国梦,富起来、强起来,完成好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孙家栋说。

“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先锋事迹(篇3)

学成回国后,他被安排到导弹研究机构,又被钱学森的慧眼相中,任命为第一颗人造卫星总设计师。但是,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没钱,没技术,没专业设备,要造卫星,简直比登天还难!可从不服输的孙家栋,率“十八勇士”,提出一切从简方案,去掉卫星的探测功能,确定了“上得去,抓得住,听得清,看得见”12字方针 !他的口头语是:“办法总比困难多!”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举国沸腾!这个过程,孙家栋和他的团队,用了不到3年时间。41岁孙家栋在航天界一战成名!从此,孙家栋,这个名字就与我国的卫星事业联系在一起。

2007年,78岁的他,又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总设计师。当“嫦娥一号”成功环绕月球时,在欢呼的人群中,他转身抹泪的瞬间,打动了亿万国人。60多年的航天征程中,孙家栋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中国自主研发的100个航天器中,孙家栋参与的就有34个,占了1/3。说起关于吃红烧肉的这段经历,他呵呵一乐:“嘴馋才让我有了锦绣前程!”

2016年,孙家栋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是这样写的:“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他说:“唯有中国造才能强国富民!”一辈子的时间,他都在造“中国星”,只因怀揣“中国心”!____说:“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如今,我们的航天航空事业正在蓬勃发展,离不开许许多多像孙家栋一样的科学家们,不妨让孩子们在暑假里,读一读他们的故事。

“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先锋事迹(篇4)

1975年,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尖兵一号”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11月卫星回收舱安全降落并回收成功。至此,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从轨道上回收卫星技术的国家。1976年,孙家栋被正式任命为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几年后升任为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

1984年,中国第一颗同步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成功发射升空,在进入静止轨道时,突然发生卫星上蓄电池热失控现象,卫星危在旦夕。在进入远地轨道时,身为总设计师的孙家栋亲自指挥卫星的调姿,对卫星姿态调整5度,最终化险为夷,卫星准确定点在东经125度的赤道上空。

5月14日,这颗卫星正式交付使用,信号覆盖中国全境,中国中央电视台实现了第一次的电视直播。之后,“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开始相继发射成功。

1993年,孙家栋任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委主任。1994年12月,被任命为“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对北斗系统,作出多项重要决策,主持解决多项重大工程技术问题。2004年5月,又被正式任命为“北斗第二代与导航卫星”工程首任总设计师。他带领团队完成了中国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建设任务,以及北斗三号立项和论证,探索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卫星导航发展道路,为北斗三号系统实现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4年1月,中国绕月探测一期工程正式启动,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孙家栋任总设计师。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人探索月球的序幕。2010年,“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对中国深空探测能力进行了验证。 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发射,实现中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首次实现人类在月球背面软着陆;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正常工作,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顺利完成互拍,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

“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先锋事迹(篇5)

研制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到主持绕月探测重大工程,孙家栋创新思路和方法,带着队伍突破了一项项关键技术,攻克了一道道复杂难题。在他“放开手脚、大胆工作”的鼓励下,一大批青年人才逐步成为骨干核心。他曾多次因过度劳累晕倒在工作岗位上。1974年11月5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在即,离点火还剩十几秒时,卫星却没有收到“成功转内电”的信号,这意味着火箭送上太空的只是一个毫无用途的铁疙瘩。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孙家栋大喊一声:“停止发射!”现场人员检查并排除了故障原因,孙家栋却由于神经高度紧张昏厥过去……有人让孙家栋给自己的航天生涯打分,按5分制,他给自己打3分。他说,自己仅仅是航天人中很平常的一个,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了自己。同事们却给他打了高分。

曾一起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说:“他是小事不纠缠、大事不放过的人,跟他一起干痛快!”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说:“跟他在一起心里踏实。”国家也给予他至高的认可。1999年,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0年,他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他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第148081号——孙家栋星,闪烁于浩瀚太空……

26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