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牛犇事迹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事迹的经历,既然这样,那么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牛犇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牛犇事迹,供大家参考!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牛犇事迹篇1
牛犇(1935年7月9日-),原名张学景,出生于天津,中国内地男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共党员,中国影协第五届理事,北京华谊凯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约艺人。有“影坛长青树”的美誉。
1945年拍摄首部电影《圣城记》。2014年2月出演《海鸥老人》,被提名为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之第12届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男主角奖 。同年,牛犇参加了东方卫视大型户外旅游真人秀节目《花样爷爷》。2015年获得第十五届电影频道电影百合奖评委会特别奖。2016年3月,与小孙浩共同主演由王陆涛指导的公益电影《因果启示录》。2017年9月16日晚,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礼在呼和浩特举行,牛犇获得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2024年4月8日,获得“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荣誉。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牛犇事迹篇2
牛犇,原名张学景,男,汉族,1935年7月生于天津,2018年5月31日入党,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上影演员剧团演员。
1945年拍摄首部电影《圣城记》入行并取艺名牛犇。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
从艺76年来,在电影《牧马人》《泉水叮咚》《邮缘》《猴娃》《棋王》、电视剧《老酒馆》《外滩钟声》《海棠依旧》《遍地书香》等作品中饰演配角。1980年代,出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电视部主任,主导了《踏浪》《蛙女》《上海屋檐下》等电视剧的拍摄。曾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终身成就奖、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等荣誉。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牛犇事迹篇3
6月6日,鲜红的党旗前,83岁高龄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上影演员剧团演员牛犇举起右手,在他的入党介绍人、上影集团党委书记任仲伦领誓下,和上影其他青年党员一起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
宣誓现场,老人的眼眶一次次湿润。他激动地说,“不管组织上对自己考验多长,我一点儿不气馁,党的考验是永远的,只要我们的目标坚定不移,就一定能实现。”
1946年,11岁的牛犇参演抗日影片《圣城记》,自此开启了他的电影人生。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后,牛犇相继参演了《海魂》《沙漠追匪记》《红色娘子军》《天云山传奇》《牧马人》《泉水叮咚》等影片,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2017年,他获得第三十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牛犇从青年时期就树立了“跟党走”的信念,始终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的另一位入党介绍人、表演艺术家秦怡说,“牛犇是个好同志,我愿意做他的入党介绍人,我相信他会做得很好。”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牛犇事迹篇4
牛犇的慈善事业远远比他的演艺事业更加出名。在拍摄,还有老人的时候,他终于从配角脱身而出,变成了主角,自然也赚取了大量的财富。但是他并没有将这些财富就给自己,他做了一件让大家都意想不到的事情。
他将这些年所赚来的财富悉数捐给了贫困山区儿童,为了这些儿童的学习和未来,为了中国的慈善事业贡献出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强大力量。
为什么放着好日子不过,反而将前途捐给了慈善事业呢?
对于他的妻子也密切相关。当牛犇向他的妻子,透露出这个消息之后,他的妻子不光没有反对,反而大力支持他这样做。就这样,他将所赚的钱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可谓是时代的榜样。
他在自己的慈善事业上从未选择过放弃,被他资助的学生不下上百位,这些学生也懂得感恩,正是因为有了牛犇老师的资助,才有了他们今天的成就。
牛犇老师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地为慈善事业添砖加瓦,也离不开他妻子的支持和帮助。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牛犇事迹篇5
从1945年拍摄首部电影,至今的73年间,电影艺术家牛犇已塑造了近百个银幕形象。他曾数次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电影电视百合奖等国内业界顶尖的奖项,以出色的演技和敬业精神,得到了几代中国观众的认可和好评。被誉为“影坛常青树”的他,可谓德高望重。
然而,已过耄耋之年的牛犇心里有一个存在了六十多年的愿望还没有实现,那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
如今这个心愿终于实现了。“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宣誓人牛犇!”6月6日下午,在上海影城一号大厅,83岁牛犇举起右手、握紧拳头,向中国共产党党旗庄严宣誓。现场近千名参加2018年度上海“电影党课”启动仪式的党员为他见证。“从今天起,我是你们的同志了。”宣誓现场,老人的眼眶湿润了。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牛犇事迹篇6
6岁时,牛犇失去双亲,于是跟随北平中电三厂(即是后来的新影)当司机的哥哥生活。中电三厂后院当时住着许多演员,谢添、韩涛、齐衡等。
牛犇其实叫张学景。1948年赴香港拍片,临行前谢添说:“现在大伙都叫你小牛子,你又属牛,那就再添三只牛吧!”故有“牛犇”之名
他与老伴是在乒乓球桌边相识的。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牛犇事迹篇7
86岁的牛犇党龄不长。2018年初夏,他刚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至今党龄三年。“但其实从内心讲,党的教育始终在我的血脉里、身体里,和我的人生几乎同步。”
“跟党走,能吃饱饭、过上好日子”
牛犇说,少时他学会的第一首歌,是中电三厂(北影厂前身)大院里参加过八路军、新四军的哥哥姐姐教的《读书郎》, “歌里唱‘上学堂不是为做官也不为面子光,只为穷人要翻身,不受人欺负也不做牛和羊’,这是党给我最早的思想启蒙”。少年郎悟出的道理很简单, “跟党走能吃饱饭,我是穷孩子,要想过好日子,就必须依靠党”。
十来岁的孩子对吃饱饭有执念,因为童年过得苦。牛犇生于天津,见过战火、挨过饿。九岁时父母双亡,哥哥在北京的中电三厂找到司机工作,把牛犇和妹妹接到身边。那是1945年,日本人刚投降,城里一片混乱。哥哥白天开车接送剧组,牛犇就和妹妹在厂院里帮大家跑跑腿。哥哥劳苦一天,带回家一张饼,牛犇吃几口,妹妹吃几口。演员谢添也住在院子里,他留意到这个男孩身上的倔强劲儿,当得知《圣城记》缺个村童“小牛子”时,他向沈浮导演推荐了牛犇。片场里大家都喊角色名,谢添提议,索性“一牛到底”,从此,原名张学景的孩子有了艺名牛犇。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牛犇事迹篇8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牛犇事迹篇9
我年幼时父母双亡,靠哥哥接济。一个偶然的机会,被沈浮等老一辈电影人发掘,在多部抗战爱国影片中扮演儿童角色,从此演了一辈子的电影。
从小,我深受前辈对我的影响,他们教会我如何处事生活。我学的第一首歌,就是我拍第一部片子时一位场记老师教我的《卖报歌》,她非常关心我,那时我还不到11岁,总觉得她待我像自己的母亲,后来才知道,她是一位地下党员。
新中国成立那天,我当时在香港拍戏,好几名演员兴奋地一路跑到大屿山,以每个人的身体作为一根线条,手拉手在山上拼出五角星。大哥哥大姐姐们告诉我,“中国人民解放了,共产党是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是共产党解救了大家,给了我们新生活。”我当时太小了,似懂非懂,他们就拍拍我的脑袋说,“从今后,你有饱饭吃了。”
共产党救了中国,我认准了跟共产党干革命的道理。我加入上海电影制片厂,是上影的小青年,必须要求进步。我儿时失去父母,到上海又远离亲人,靠的就是组织。我敬佩的演员们,赵丹、黄宗英、王文娟、白杨、刘琼、秦怡,都纷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把入党当成一件神圣的事。我怎么比得上他们呢?但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跟共产党干革命,一辈子不放弃,要求进步,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努力为党为人民工作,党指到哪里,我就到哪里。
耄耋之年,更要追求思想和行动上的进步。就像邹碧华说的那样,“我们生活的世界本来不完美,但正因为它的不完美才需要我们去努力,去奋斗,我们的存在才有价值。”我觉得,我人生尚未完成的最大心愿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所以,我正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牛犇事迹篇10
从古装剧到现在,就从喜剧到悬疑剧,各种类型的作品他都在尝试,也塑造了无数让观众为之心动的角色。
可他童年时却有着悲惨的遭遇。
六岁的时候,牛老师就失去了双亲,只能跟着远在北平当司机的哥哥生活。好在当时他们住的地方是北平中电三厂。
就是这个地方,当时生活着许多的演员,牛老师晓得的时候也非常机灵,经常帮他们跑腿儿,也得到了他们的青睐和肯定。这也是一个机会,显然年少的牛犇抓住了。
在1946年11岁的牛老师首次参演电视剧《圣城记》,而后又参加多部电影走上了演艺事业的道路。
在2017年9月16日晚,在呼兰浩特所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上,牛犇获得了第三十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项。这一个奖项也是对牛老师这一辈子也在演艺事业道路上的肯定。
牛老师已经从事演艺事业75年了,75年来,通过自己的刻苦和努力,在娱乐圈打下了巨大的名声和深厚的根基,在跟着陈国宝出演老酒馆的时候,两人的对手戏还被当作教科书式的演技,在网络上广泛流传。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牛犇事迹篇11
“我要入党,不是冲动。”牛犇激动地说。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未满18岁时,他就想做党的同路人。用他的话说,接受党的教育已有60多年了,中间经历过很多,但这个信念未断。
2002年,好友刘琼去世,在追悼会上,牛犇才知道老朋友在1983年就实现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夙愿。这对牛犇触动很大,年轻时想要入党的心,再次燃烧了起来。
2016年上影集团拍摄影片,讲述邹碧华法官的故事。在收集材料时,邹碧华的一桩桩事迹、一句句话直击牛犇心灵深处。剧组庆祝杀青之际,他正式递交入党申请书。
而这封申请书,他写了几乎一整夜。其中很多内容的年份必须准确,“等查清楚都半夜了,脑子迷糊了,就在桌前趴着睡了两个钟头,醒了就凌晨三四点了,继续写。”那大段的入党志愿一气呵成,他想,大概是这些话搁在心里大半辈子了。
“我是已逾80余岁的老人了,我一直有一个心愿,能做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员。现已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更希望为中国的文艺振兴做点努力。”在写给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上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这两位入党介绍人的信中,他诚恳地写下了这段话。
《春天的热土》在下梅村外景地拍摄,记者专访了古稀之龄的老艺术家——牛犇。
“我在儿时就演电影,演过的角色也很多,演的角色大多是城市乞儿、小流浪汉,青年时演青工、解放军小战士,现在年纪大了,演的仍然和‘小’有关,演‘小老头’……”眼前的牛犇,和蔼可亲,给人以十分亲切的感觉,在下梅村一户农家中,牛犇打开了话匣。
1946年,中电三厂拍摄的影片中《圣城记》中饰演小村童,这是牛犇迈入影坛的第一步。谈起58年前的往事,牛老至今记忆犹新。“那时我13岁,也不姓牛,我的原名叫张学景。《圣城记》摄制组当时需要一名演村童‘小牛子’的演员,当时谢添、白杨是主演,谢添先生见我机智,对艺术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就把我推荐给了导演沈浮,结果我就饰演了‘小牛子’,这是我所拍的第一部影片。” 因为属牛,《圣城记》中演的又是“小牛子”,《圣城记》拍完以后,认识牛犇的人都开始叫他“小牛子”。1948年,牛犇要赴香港拍片,临行前他请谢添先生为他更名,“谢先生翻开字典,指着‘犇’字说‘学景,现在大伙都叫你小牛子,就再添三只牛吧!’‘犇’者跑也,自奋不停,从此,我也就像牛一样在银幕上跑了一辈子。”这样,继《圣城记》之后,他又在《山间铃响马帮来》、《红色娘子军》、《天云山传奇》、《牧马人》、《泉水叮咚》、《棋王》、《假大侠》、《活着》等几十部著名影片中扮演各类角色。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牛犇事迹篇12
1949年10月,北京的喜讯传来。牛犇收到了谢添托人捎来的口信:“家乡解放了,有饭吃了。孩子,回来吧。”身边哥哥姐姐们的话也在他心头炸开了:“共产党是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广州解放后,香港电影界赴穗慰问。“我脑海里第一次蹦出‘欣欣向荣’四个字。”牛犇说,“我亲眼看到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共产党人言行一致。我待不住了。”
“我真正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做什么都是为了人民”
牛犇如今居住的养老院底层有处不大的展示角,柜子里最显眼的是在2018年6月写来的信,信上勉励牛犇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家属、访客经过此地总会驻足细细观看,当事人挥挥手,“大家为我高兴,但我自己不能太高兴了。我宣誓过,那么‘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就不能是句空话。”
牛犇说,入党这三年来,的回信反复涌上他的心头,“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这样的勉励一直在鼓舞着我,我的劲头特别足。我现在就想着尽量多做工作,为我们党贡献每一份力量。生命不息,风帆就不能落下”。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牛犇事迹篇13
“老许,你要老婆不要?”在早年拍摄的牧马人火爆全网,这一段视频更是被众多网友广泛传播,也引起了大家的熟知。但我想知道他是牛犇老师的人并不多,或许是因为太过年轻,或许是因为角色刻画太过深入,牛老师的每一个角色都脱离了自己,成为了另外一个人。
经典的形象以及人物角色的刻画,也让她受到了大量的观众热爱和追捧。虽然这些年来,牛老师自己没给留下什么东西,但他有一颗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的心,正是这颗心成功地感染了我们。
虽然晚年的牛老师自己住在公寓里,没什么积蓄,看起来孤苦伶仃,但是实际上,这反而是一种纯朴的生活。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牛犇事迹篇14
“我是在旧中国受苦受难下成长的城市贫民,家里穷,没吃过饱饭,从小便死了父母,随着哥哥流浪……儿时,又去了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中国人民依然是受苦受难……是共产党解救了我们的家,给我新生活……我也暗下决心,要跟着共产党干革命,一辈子不回头。”在入党申请书中,牛犇这样表达了自己的坚定信念。
八十多岁的“新”党员,也许有人会质疑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然而牛犇并不这么认为。追求思想和行动上进步的心与年龄无关,年长的前辈更应追求进步,才能为青年一辈做出榜样。
如今,依旧活跃在表演一线的牛犇,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肩上的责任更大了。“要为党的电影事业努力地工作”,以党员的身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把有限的生命活得更加有意义,是牛犇的终身目标。
“因为我是一名党员,接个剧本、做什么事,不能仅凭个人的好恶,更要看它对社会的效应是什么。不管给不给酬劳,只要对社会有贡献,我就去演;如果没有,我跟以前一样,不管怎样,都不会去的。过去是这么做的,今后更要这样做。”党员牛犇坚定地说。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牛犇事迹篇15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刘老师,公开表示这样的生活是他自己所选择的,不想给年轻人增加更多的负担,希望他们去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像牛老师一样。
这样轻松的氛围反而是牛老师所喜欢的。他并不想将自己的压力,加之于孩子身上。
牛犇老师是一个真正有实力的演员,他左走的每一条路都是她自己和妻子精挑细选出来的,居住于养老公寓之中,在我们看来有些凄凉,可其实这就是牛老师自己想要的晚年生活,朴实,自在,也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