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俞鸿儒人物事迹材料
2023年度感动中国俞鸿儒人物事迹材料大家知道是什么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3年度感动中国俞鸿儒人物事迹材料(优选1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感动中国俞鸿儒人物事迹材料【篇1】
中国学生为何不愿做实验?丁肇中先生在诺贝尔科学奖授奖仪式中用汉语发表的演讲中谈到这个问题[2]。他说:"我是在旧中国长大的,因此想借这个机会向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强调实验工作的重要性。中国有一句老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落后的思想对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有很大的害处。由于这种思想,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都偏向于理论的研究,而避免实验工作。"此外,做实验是需要经费和技术支持的。发展中国家缺乏这些条件,恐怕也是不愿做实验的一个原因。郭先生一方面要我们做实验,同时要我们重视创立节省经费和降低高技术支持的巧实验方法,以适应经济、技术条件差的环境。
郭先生回国前,在Cornell大学航空研究院工作,当时那里是国际激波管研究中心。因此他熟悉激波管的性能及其用途,了解激波管结构简单造价低,实验时间短而耗能少。在超高速流领域,激波管是唯一的固定模型试验设备,已产生的试验气流速度高达15km/s。郭先生认为:"这一方面的技术目前正在发展,前途是无限的。"
感动中国俞鸿儒人物事迹材料【篇2】
他是两弹一星元勋前辈郭永怀留下的奇子,别人不能做的他做,别人不敢做的他做,他把飞机、导弹从天上搬到地上,在他太上老君般智慧的巨风洞里,经过风吹考验,百变成歼20、东风41、C919…
功成后,他虚怀若谷,在成就上坚持自己的名字写在团队的最后,96岁的俞鸿儒要求媒体不要写他,多写年轻人。
俞鸿儒,男,1928年6月15日生于江西广丰县,气体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俞鸿儒于1946年6月—1949年6月在上海同济大学数学系本科学习;1949年7月—1953年7月,在大连工学院机械系学习;1953年5月,从大连工学院毕业后留校担任助理教授;1956年7月—1963年3,在中国科学院攻读流体力学副博士研究生学位;1978年—1986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79年—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速空气动力学研究室主任;1984年—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1991年6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俞鸿儒长期致力于激波与激波管的理论、实验与应用研究。
感动中国俞鸿儒人物事迹材料【篇3】
1958年初,力学所成立激波管组,独立自主地开展激波管、激波风洞技术研制。郭永怀开始布下一颗“闲子”。
让俞鸿儒吃惊不已的是,郭永怀指定他当组长。要知道,当时力学所的8个研究组中,其他7个组长都是海归的大专家,而他只是刚入所10个月的研究生。
实际上,之所以对资历尚浅的俞鸿儒委以重任,是因为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和观察,郭永怀对这个学生已有所了解,发现他是一个实验能力很强的人,而风洞研究恰好对实验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
郭永怀相信俞鸿儒,还在于他对这名小自己近20岁的学生较为独特的过往经历略知一二——曾经两次高考,先在同济大学读数学,后来又到大连大学(后改为大连工学院,现为大连理工大学)读机械工程,并留校做了助教,3年多时间里曾参与了多个教研室的工作……
感动中国俞鸿儒人物事迹材料【篇4】
爆轰驱动高焓激波风洞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空气动力学试验技术,其核心在于利用爆轰驱动产生的高强度激波来加热和加速气流,以达到模拟高超音速飞行条件的目的。这种风洞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对高超音速飞行器进行更为精准的空气动力学和高温气体动力学试验。
爆轰驱动高焓激波风洞通常由多个关键部分组成,包括爆轰驱动段、卸爆段、被驱动段、喷管、试验段、真空容器及真空抽气机等。在试验过程中,爆轰驱动段产生强烈的激波,这些激波将空气加热到极高的温度,并通过喷管将加热后的气流加速到设计的马赫数。同时,风洞中的真空容器和真空抽气机确保试验环境的真空度,以模拟高空飞行条件。
然而,高焓激波风洞技术的试验时间通常较短,仅为毫秒量级,且焓值越高,试验时间越短。此外,喷管起动激波、反射激波、边界层以及接触面相互作用可能导致气体污染,进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因此,确定高焓激波风洞流场的有效试验时间成为风洞试验的必需。
感动中国俞鸿儒人物事迹材料【篇5】
俞鸿儒院士是我国激波管、激波风洞研究及其应用的开拓者之一,长期致力于激波与激波管的理论、实验与应用研究,为我国创建了多种高性能气动实验装置,在高超声速、高焓流动实验研究方面获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为国防和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隐身战机歼-20、“神舟”系列飞船、“东风”系列导弹……这些国之重器横空出世前都曾在风洞中经受考验,模拟高空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俞鸿儒就是将“天空”搬到地面的人,被誉为“中国激波风洞第一人”。
1928年,俞鸿儒在江西省广丰县出生。28岁那年,他考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跟随导师郭永怀从事激波风洞的建造。风洞被称作“飞行器的摇篮”,能人工产生可控制气流,模拟飞行器在空中飞行的复杂状态,从而发现设计缺陷并改进。
感动中国俞鸿儒人物事迹材料【篇6】
1956年,在大连工学院短暂任教后,俞鸿儒报考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攻读流体力学。
俞鸿儒院士是我国激波管、激波风洞研究及其应用的开拓者之一,被誉为“中国激波风洞第一人”,长期致力于激波与激波管的理论、实验与应用研究,为我国创建了多种高性能气动实验装置,在高超声速、高焓流动实验研究方面获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为国防和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对于曾目睹家国被毁、立志科研报国的他来说,为国家做事的每分每秒,都弥足珍贵。唯图国强,不图己荣,俞鸿儒院士用半个世纪的坚守,向国家交出答卷!
感动中国俞鸿儒人物事迹材料【篇7】
作为地面上的“天空”,飞行器的“摇篮”,风洞见证着我国东风系列导弹、神舟系列飞船等国之重器的诞生与成长。俞鸿儒院士,就是我国高超声速风洞奠基人,研究风洞技术已有60余年。在国家资金紧张之际,俞鸿儒选择了省钱的研究路径,成功完成试验!在报国家奖项时,作为主要设计者的他却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最后。致敬!
1958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成立激波管组,年仅30岁的俞鸿儒担任组长。当时的新中国经济基础薄弱,电力短缺,无法效仿国外风洞的发展路线。俞鸿儒选择了更加省钱的氢氧燃烧驱动方式。但这种方式极易发生爆炸,危险程度非常高。
“有一次把一个房子都炸掉了。爆炸后,钱学森先生、郭永怀先生首先就提出表扬。”俞鸿儒回忆说,钱学森、郭永怀考虑的是,房子炸掉了可以再盖,但不弄清楚爆炸原因,就不能更好预防。“只要人不受伤,在失败中摸索出经验,发生意外了我们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