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刘玲琍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

| 徐球

感动中国有在新时代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平凡英雄,2024有关刘玲琍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大家知道是什么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有关刘玲琍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优选7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有关刘玲琍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

有关刘玲琍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篇1】

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于2008年创办了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班,刘玲琍主动请求担任该班负责人。她一边上课,一边自学康复技能,自编教材,自创唇舌操、触摸法和情景教学法。经过努力,不久后有15名孩子进入了普校随班就读,创造了“铁树开花”的奇迹。天道酬勤,30余年的辛勤耕耘,刘玲琍的学生中,有20多人考上了大学,其中还不乏知名院校,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也通过职业教育掌握了一技之长。学生们有的成为了舞蹈演员、设计师、糕点师、园艺师,还有2名学生毕业后回到特校当了老师。

天道酬勤,刘玲琍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先后荣获全国特教园丁奖、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弘扬善行文化,凝聚向善力量。即日起至3月21日,大家可通过搜索关注“凡事不凡”或“中国文明网”微信公众号,从首页下方菜单栏进入“点赞好人”页面,选择“省份”,点击“湖南”,找到“刘玲琍”,为其点赞。

有关刘玲琍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篇2】

为了特殊的学生,刘玲琍32岁才生孩子。儿子七个月大时,被诊断患有先天神经性耳聋。身边人都建议她带孩子进行康复训练时,刘玲琍犹豫了,学生们离不开她,他们也是她的孩子。思来想去,她坚信自己能教好学生,也一定能教好儿子。

坚持不懈地训练,儿子凯凯(化名)学会正常说话,入读普通学校。2023年,考入湘潭理工学院。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母子二人喜极而泣。

比其他孩子“慢一拍”的听障儿童,正常融入社会、考上大学,刘玲琍对儿子说,“妈妈以你为骄傲”;坚守33年,培养出30多名大学生、为听障孩子打开有声世界大门,凯凯对妈妈说,“妈妈你是我的骄傲”。

这是一场父母与孩子的双向奔赴。

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门口,学生张义煌、刘梅经营的夫妻理发店生意红火,两口子日子过得“有声”有色;考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学生刘寒湘,正在北京排练舞蹈,团队即将对外展示中国特殊艺术的魅力……

有关刘玲琍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篇3】

18岁毕业那年,在妈妈眼里还是“小女儿”的刘玲琍,成为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一年级的班主任。

当时,班上有个叫慧慧的孩子,不仅聋哑而且伴有中度智障,生活不能自理。一天,晓慧上厕所后,她不仅不会擦拭,还用手去抓,把排泄物往嘴里塞。

刘玲琍知道后,连忙赶过去,将晓慧抱起,让她伏在自己的腿上,帮她擦拭,接着清洗双手和口腔。

等一切弄完后,她才发现自己身上沾满了排泄物。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聋哑学生由于听力缺陷,没有有声语言思维,对他们来说,学习说话比正常人学习外语还要困难。

但是,刘玲琍坚信:“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她自创唇舌操、触摸法和情景教学等方法,帮助听障学生进行言语康复,学会说话,让他们能与人正常交流。

有关刘玲琍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篇4】

回想在衡阳市特殊学校的读书时光,刘梦晗记得第一次见到刘玲琍时,就感受到她的和蔼,也“记得有一年盛夏,刘老师怀着孕坚持给我们上课,背后的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她始终没有放弃我们,坚持教我们直到毕业”。

不只有感动和温暖,在刘梦晗眼里,刘玲琍更在人生选择方面给了她很多指导:“后来她(刘玲琍)看我学习成绩很好,就和我妈妈说希望能够让我上大学。”在离开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后,刘梦晗会给刘老师写信,汇报自己的情况,倾诉自己的心声。刘玲琍也回信不断鼓励她、关心她。

后来,刘梦晗不负众望考上了大学,毕业后进入医院工作,在生活中谈恋爱、结婚、生子……刘玲琍说:“最让我欣慰和开心的就是,看到这些孩子能与普通孩子一样,拥抱幸福的生活。”

刘玲琍见证了学生的成长与幸福,她的荣誉与光芒也有学生现场见证。在《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上,刘玲琍的学生寒湘在现场表达了对老师的喜爱和祝福。

寒湘现在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一员。说起寒湘,刘玲琍开心地展示了今年春节大年初一零点刚过时,寒湘给她发来的一长段文字祝福,还附上了一条视频——那是寒湘参加央视春晚演出的视频。刘玲琍如数家珍地表示,寒湘还参加了2023年在杭州举行的第四届亚残运会开幕式等节目演出。

有关刘玲琍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篇5】

“眼耳鼻舌身意,色香声味触法,用尽所有为生命解锁,她从命运那里夺回一副又一副翅膀,带领孩子们飞离寂静的牢笼,听,每一个新的发音,都打开一个新的世界。”这是“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组委会给予刘玲琍的颁奖辞。

谈到获奖后的感受,刘玲琍语气坚定:“这不单单是给我个人的鼓励和肯定,更是对整个特殊教育事业的特殊关爱。”

刘玲琍是湖南省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1991年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这里一干就是33年,而且整整当了33年的班主任。

其实,刘玲琍最初从事特殊教育的想法源于一件很偶然的事情:小时候邻居阿姨是一位聋哑人。

“聋哑阿姨虽然不会说话,但总是对周围人释放出纯真的善意。”刘玲琍那个时候就在想,“如果她能接受教育,有了一技之长,会不会就此改变命运?”

邻居阿姨的特殊人生在7岁的刘玲琍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11年后,种子发芽长成了大树。

有关刘玲琍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篇6】

20世纪90年代的中专生还很“吃香”,就业选择非常多。当时,刘玲琍也有更好的选择:有名校上门邀请,有事业单位抛来橄榄枝。

“选择这个专业,不就是我当时的初心吗?”刘玲琍想起了小时候王阿姨脸上常常挂着的微笑,和无法表达意思时的窘迫。看着眼前的孩子们,她暗下决心,“选择了特教这条路,就应该坚定地走下去。”

18岁的女孩从此多了一个身份,自己还是个大孩子的刘玲琍把14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宝贝。

刘玲琍每天站在宿舍镜子前,对着镜子练习手语。对着《中国手语》这本书,每天抽出1至2小时练习手语。

除了教学,她还学着其他老师的模样,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洗脸、洗衣服、剪指甲,一张张小花猫般的脸蛋总是白白净净。爱的付出,也让她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刘妈妈”。

有关刘玲琍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篇7】

人生无常,2005年,是刘玲琍人生中最寒冷的一年。

陪伴着一批批孩子长大离开,32岁的她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然而,儿子7个多月时被诊断为先天性神经性耳聋。

校长和同事都劝刘玲琍工作先放一放,带孩子去长沙做康复治疗。“治疗时间很长,可能是一年半载,也可能是三年五年。”当时,刘玲琍刚刚接手一个听障班,望着懵懂的孩子们、满眼期盼的家长,刘玲琍还是放心不下,“都是我的孩子,丢下他们不管,我做不到。”前思后想,她决心把儿子留在身边,一边带班教学,一边给孩子进行康复训练。

听障孩子由于听力缺陷,没有有声语言思维,学习说话比常人学习外语还要困难。在此之前,刘玲琍主要从事语文教学,让孩子们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当了母亲后,她更加懂得听障儿童家庭的辛酸,“突然觉得自己以前做得不够多、不够好,没有解决孩子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204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