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陈能宽事迹

| 徐球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能宽是谁呢?他的事迹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陈能宽事迹通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陈能宽事迹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陈能宽事迹精选篇1

陈能宽(1923.05.13-2016.5.27), 金属物理学、材料科学、工程物理学家。生于湖南慈利。1946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1948年、1950年先后获美国耶鲁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曾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顾问和研究员、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实验部主任、第九研究院副院长和院科技委主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兼职副主任等。

长期从事金属物理和材料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研制工作中,领导组织了核装置爆轰物理、炸药和装药物理化学、特殊材料及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组织并参加了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及核装置有关起爆方案的研究等。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原子弹的研制,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物理作业,是一个需要基础理论与具体应用紧密结合的系统工程。当原子弹计划进行到1960年时,理论准备已经有了一定突破,而验证理论所必需的试验进行得并不顺利。我国急需通过爆轰物理实验,对原子弹理论方案加以验证。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陈能宽事迹精选篇2

陈能宽(1923.4.28—2016.5.27)湖南慈利人,中共党员,金属物理学家、材料科学家、工程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46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1947年留学美国,1948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和威斯汀豪斯公司(西屋电气公司)研究员。

1955年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研究员。在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中,陈能宽领导和组织爆轰物理、特殊材料冶金、实验核物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和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中国激光技术领域研究作出重大贡献。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陈能宽慷慨赋词《清平乐·记我国首次原子弹试验成功》:“东方巨响,大漠天苍朗。云似蘑菇腾地长,人伴春雷鼓掌。欢呼成果崔巍,称扬举国雄飞。纸虎而今去矣,神州日月增辉。”这首词记述了1964年那次惊心动魄的核爆场面,词调高亢,句句彰显新中国自立自强、傲然于东方的气概,是陈能宽等老一辈核武器科学家壮志雄心终为国效力、饱经折辱必扬眉吐气的内心呐喊。在美留学期间,工作的便利和物质的丰足从未动摇过陈能宽归国的决心,他将祖国的需要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历经波折终于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参与到新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伟大事业中,为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陈能宽事迹精选篇3

著名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60年从中国科学院调入第二机械工业部北京第九研究所(中物院前身),历任实验部主任、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副主任等职。

陈能宽是中国核武器爆轰物理学的开拓者,多次在技术上参与领导和组织了国家核试验,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和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立下功勋。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参与领导、制订和实施国家“863”计划,任国家“863”计划激光领域首任首席科学家,为推动中国激光技术领域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陈能宽长期从事金属物理和材料科学方面研究工作。1946年,本科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矿冶工程系(现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1947年—1950年,先后获美国耶鲁大学物理冶金工程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陈能宽于2016年5月27日在北京301医院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4岁。1982年,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陈能宽先后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何梁何利基金科学进步奖,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并于1999年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陈能宽事迹精选篇4

在浩渺的星空下,无数科技先锋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尽的智慧,为我们绘制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科技画卷。他们,被誉为“无双国士”,他们的名字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

敬礼!山港科技全体干部职工向“无双国士”们致敬,铭记他们的卓越贡献、丰功伟绩和高尚情操,学习他们浓烈的爱国情怀和创新精神,并融入山港科技人“四种气质”。伫立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山港科技将与上级部门、行业专家、生态伙伴等一道,在港口自动化、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领域开拓进取、奋力突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力量!

陈能宽(1923.4.28-2016.5.27) 金属物理学、材料科学、工程物理学家。1923年4月28日生于湖南慈利。1946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1948年和1950年先后获美国耶鲁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顾问、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23年,陈能宽出生在湖南省慈利县江垭镇一个士绅家庭。祖父是清末举人,父亲经商有成,回乡办学,开设了镇上第一所邮局,不仅服务乡梓,还为中共地下党传递情报。

幼年的陈能宽聪敏好学,踏实勤奋,为读书吃尽苦头。初中时从慈利来到常德,十三四岁的少年要背着行李走3天,每晚就着油灯挑水泡。当时正值抗战时期,有一次炸弹就在十几米外炸响。高中陈能宽就读于耶鲁大学在中国创办的雅礼中学,1942年高中毕业,陈能宽以优异的成绩保送到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工程系。

1946年,陈能宽大学毕业,并与大学同学裴明丽结婚。为学有所用,他主动申请到天津炼钢厂工作。次年,留学考试制度恢复,陈能宽想着自己的专业还需深造,便积极参加留学考试,成功考入美国耶鲁大学。在美国留学期间,陈能宽学习效率很高,凭借一腔热血,刻苦钻研,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获得了硕士学位,接着又用两年时间,在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取得物理冶金博士学位。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陈能宽事迹精选篇5

陈能宽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但他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坚定的信念。他立志要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大学期间,他便积极投身于物理学的学术研究,并以此为基础,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研制过程中,陈能宽面临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他带领团队,日夜兼程地开展科研工作,不畏艰难险阻,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研难题。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他的团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不懈地进行科研工作,最终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的核武器。

陈能宽的红色故事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奋斗历程,更是中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缩影。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我们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他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科学家的精神风貌和红色基因。

学习陈能宽的红色故事,我们要深刻领会其中的精神内涵。我们要学习他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不畏艰难的勇气。我们要将这些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59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