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栋中科院院士事迹
孙家栋中科院院士事迹大家了解吗?孙家栋的事迹同学们了解过哪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孙家栋中科院院士事迹(必看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孙家栋中科院院士事迹篇1
1935年,孙家栋上学,和母亲一样,也是左撇子,不被学校接受,两周以后退学。一年以后,孙家栋就学会熟练地使用右手。到营口上学后,他已可左右开弓打乒乓球,而且各科成绩优异。
1950年元宵节,很多同学回家团圆,哈工大预科班安排学生晚餐吃红烧肉。孙家栋决定吃完难得的红烧肉,再回姐姐家。开饭后,校领导突然来到餐厅通知在场学生空军招人,当晚就要赶往北京。孙家栋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他当时可能没想到,贪馋也会贪出个锦绣前程。
1959年8月9日,在孙家栋和魏素萍第一次见面后的第108天,按照两人的约定,魏素萍带着自己在哈尔滨“道里秋林”百货商店量身定做的镂花布拉吉和时髦高跟皮鞋,拎着提包,只身从哈尔滨跑到北京来找孙家栋。这一天,领导和同志们为他们俩举行了简朴、热闹的婚礼。
在那个技术封锁、资源匮乏的年代,孙家栋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从零开始,逐步构建起我国导弹技术的体系框架。他深知,每一枚导弹的成功发射,都是国家实力与尊严的象征,因此,他对每一个细节都苛求完美,对每一次试验都亲力亲为,确保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有力。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导弹技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孙家栋以其卓越的贡献和无私的奉献,为我国后续导弹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孙家栋中科院院士事迹篇2
在6个兄弟姐妹中,只有他随母亲,是左撇子。他常在哥哥姐姐面前挺胸昂头说:“我厉害吧,左手超灵活!”然而,入学仅2周,班主任就掐着腰说:“让你家长来办退学!你用左手写字,会把其他同学都带坏了!”他的脸腾的一下红了,小声问:“那假如我学会用右手写字,还能上学吗?”
为证明自己和别的孩子没两样,小家栋开始突击练习,很快,他不但能用右手,写一手漂亮字,甚至能左右开弓打羽毛球。他生怕老师再让他退学,心里憋着一股劲,没日没夜地学习。1年后,他不仅赶上课程,而且门门都是优!他一挑眉毛,一脸自豪:“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从此,他的成绩一路飙升。19岁时,他考入哈工大预科班,准备专修俄文。
凭着一股子干劲,孙家栋凭再次以优异成绩,在30名优秀学员里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第一批留苏学员,学习发动机专业。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晚上别人都睡了,他还在读书。省吃俭用买了支录音笔,方便随时随地听课。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在专业崭露头角,获得斯大林纪念章。站在领奖台上,他举着这枚纯金纪念章,用地道的俄文说:“我要感谢我的祖国!”
孙家栋中科院院士事迹篇3
1967年7月,钱学森亲自点将,让孙家栋担任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负责人。这一次,孙家栋一干就是40多年,再也没有离开过。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一曲嘹亮的《东方红》响彻太空。在这伟大辉煌的背后,是无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舍生忘死、艰苦奋斗的航天科技工作者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肩负起中国脊梁。2004年,孙家栋被任命为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当时他已经75岁。
很多人劝他“功成身退”,毕竟探月工程是一项极为复杂而漫长的工程,而且国内缺少技术、缺少经验,稍微出一点差错,就可能酿成重大事故。几十亿的投资、几万人的心血就会付之东流,那岂不是“晚节不保”?孙家栋却不怕,他的回答很简单:“国家需要,我就去做。”他说,这是一个航天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成功环绕地球的消息传到指挥中心,所有人都在欢呼,而孙家栋则轻轻转过身,擦拭着眼中的泪水。孙家栋回忆当时的感受时,丝毫没有提到自己的贡献,也没有说自己的压力。他心中想的是中国的航天事业终于进入了深空探测行列。“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孙家栋带领着航天人,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两弹一星”元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能把这些沉甸甸的奖章挂在胸前是属于孙家栋的荣耀,也是中国所有航天人的荣耀,更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荣耀。
孙家栋中科院院士事迹篇4
“东方红一号”开启中国太空时代,“嫦娥一号”迈出中国深空征程,北斗开启中国卫星导航服务……孙家栋这个名字与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次”紧密相连,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丽征程相伴相随。1956年8月,在苏联留学期间,孙家栋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入党思想上很简单,就是想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这种“简单”,化为了他一辈子干航天的纯粹。
1967年夏天,38岁的孙家栋受命领衔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体设计工作。1970年4月24日,经过广大参研参试人员多年的不懈努力,“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2004年出任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时,孙家栋75岁。卫星从地球轨道进入深空,面临艰巨的挑战,孙家栋肩上的压力不言而喻。
时任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的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评价说:“他是怀着对中国航天的满腔热情来的。”3年后的2007年10月24日,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孙家栋却没法放松紧张的神经,埋头于后续任务的跟进中;遇到卫星运行的关键节点,他常常凝望着卫星运行数据图,通宵难眠;2007年11月7日,嫦娥一号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电视镜头捕捉到这样一个瞬间:孙家栋走到一个僻静的角落,悄悄背过身去,掏出手绢默默地擦去了眼泪……科学实验卫星、遥感卫星、风云气象卫星、北斗导航卫星……几十年来,孙家栋主持和领导研制的卫星型号不胜枚举,他的身影时时出现在天南海北的发射场。
人们说:“他坐在那里,就是无形的支持。”孙家栋则说,到现场体会实际情况的作风是老一辈航天人一直传承下来的。当年钱学森先生带着搞第一个火箭、第一颗卫星,都是带领大家到发射场,“有时候出现故障一天两天都不睡觉,他都陪着我们一块在现场。搞航天真正要体会到实际情况,还是必须到现场。”
孙家栋中科院院士事迹篇5
根据国家对东方红一号主要的基本的要求,即“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他参加领导卫星总体及各分系统技术方案的修改简化工作,能源系统去掉了太阳能电池加镉镍电池供电部分,采用银锌电池组供电的方案;去掉了科学探测和遥控两个系统;去掉姿态控制部分,只保留测量姿态的红外地平仪和太阳角计。这样东方红一号的分系统主要是:结构、温控、能源、《东方红》乐音装置、短波遥测、跟踪、天线和姿态测量等。
当时卫星研制队伍来自七机部一院、八院(前身是上海机电设计院)和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而且原来的卫星总体与分系统的技术方案是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和有关研究所制订的,相应的研制工作也已展开,修改简化并制订新的卫星总体与分系统技术方案,并非易事。
他没有患得患失,而是知难而进,发挥了高超的组织协调能力,并根据研制弹道导弹的经验、体会和教训,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修改简化的新方案终于制订出来了,1968年1月获得国家的正式批准,并被列为国家重点任务。
之后,他全力以赴地抓科研生产管理和关键技术攻关工作。他重新审定完善了卫星的研制程序,并严格执行;采取了控制卫星研制中技术状态的措施,适时进行技术状态的“冻结”;还严格地组织各种地面试验,在地面能做的而且是必要的试验都必须做充分。正是由于他在型号研制的组织管理上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大大地促进了研制工作的进展。
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技术上的拦路虎层出不穷。他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始终抓关键技术的解决。例如:4根短波天线的展开问题,科技人员想方设法进行天线展开释放的模拟试验,发生了最后一节天线折断甩出去的问题。他同有关的科技人员一起进行分析研究,经过反复的思考,他提出要研究天线释放与展开时的运动形式,这是一个复杂的合成运动,而且要考虑地面试验时的重力影响。根据他的意见,有关人员又进行了分析、计算,终于找到了折断的原因,并修改了设计,再做天线释放展开的模拟试验,都获得成功,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同事们都异口同声地赞誉他的技术功底和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