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的事迹

| 徐球

两弹一星的成就集中代表我国科学技术当时所能达到的新水平,“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的事迹新鲜出炉,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的事迹【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的事迹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的事迹精选篇1

王大珩与集体水乳交融,深受科技人员尊敬爱戴,年轻的科学工作者把他当做学习的楷模。遇到问题时,都愿意聆听他的意见。他象一棵常青大树,树根深深扎于肥沃的土壤之中。

他以深厚的学术造诣,高度的爱国热忱,无私奉献和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与时俱进地在祖国大地上开拓和建设起了为支撑祖国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的光学和光学工程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

大珩先生既是我国光学界的领袖科学家,一位卓越的组织家,又是一位杰出的战略科学家,从而备受人们崇敬和爱戴。

通观大珩先生一生,以应用光学和光学工程为其专长,领域遍及激光技术、仪器仪表、计量科学和空间遥感,其成就贡献,并不限于领导“八大件”高精尖光学仪器及“两弹一星”中大型光学观测设备的研制。

王大珩先生自领导中科院长春光机所,5大光学所成立,使国内光学生根开花,至执掌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到863计划倡议的提出,使祖国科技跟上时代潮流;影响深远,国人无不感念先生眼光远大。

依吾之愚见,20世纪的我国学者中,自然科学之王王大珩先生,与钱学森先生等一样,其功绩可与人文科学之蔡元培先生相媲美。吴敬恒先生指蔡为“学人兼通人”;称“学人难,惟通人更难,学人惟守先待后,通人则开风气者。”此类评语,我认为,同样也适用大珩先生。

而大珩先生执新中国光学之牛耳60年,尽瘁报国、求实创新、身体力行、爱才若渴,始终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奋斗不息。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的事迹精选篇2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2011年7月21日),祖籍江苏苏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1948年回国,历任大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馆长,长春光机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院长,国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长(兼),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防军工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2011年7月2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7岁。

1932年,17岁的王大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几年后“卢沟桥事变”爆发,掀起全国抗战,接下来就是“八一三”上海保卫战。王大珩积极投身抗战,加入到政府兵工署工作的队伍中,在敌人的炮火中从南京退到长沙,在那段时间里他第一次听到了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更加坚定了他学以报国的志向。

1992 年,王大珩又一次站在时代的前沿,与其他五位学部委员共同倡议并成功促成了中国工程院的成立。这一创举,为我国工程技术领域的人才汇聚与发展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科技与工程事业的全面进步。

王大珩先生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卓越科技成就,如同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着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前行的道路。他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仰与学习。让我们铭记这位光学巨擘,在他所开辟的光明之路上,继续砥砺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技梦而努力拼搏!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的事迹精选篇3

“我告诉你们一个真理,所有精密的东西都是用不精密的设备制造出来的。”面对学生嫌弃实验室的设备太简陋、太破旧时,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如是说,“我也是直到毕业以后,才越来越懂得动手能力对一个学物理的人来说有多么重要。现在,即便是给我一堆破铜烂铁,我也能想方设法把它凑出个像样的东西来。”

有一次,王大珩在一堆破烂里发现了一块没人要的玻璃。他眼前一亮,当即就举着玻璃左瞧瞧、右看看,卖主心里纳闷,不就是一块玻璃吗?后来,王大珩把这块玻璃拿回去切割开,正经磨出了几片光学镜片。

2021年7月21日是王大珩逝世十周年的日子。至今,他的故事仍在学术界,包括曾留下他重要足迹的大连理工大学的师生中口耳相传。

把时光的指针拨向上世纪30年代,还在读中学的王大珩常随着研究气象天文学的父亲,观测气象和天文,也因此对科学仪器产生了很大兴趣。

一句父亲的感叹——国内尚不能制造精密仪器,让他久久记于心中。1936年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王大珩考取了留英公费生,师从世界著名玻璃学家W.E.S.特纳,后留英工作,直到1948年回国。之后,他辗转来到解放不久的大连。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的事迹精选篇4

整天板着脸、厚厚的镜片里反射出冷光的父亲,也有让大珩愿意接近的时候,那就是父亲会给他讲些天文地理、物理化学方面的事。

有一次,父亲要大珩端来一碗水,拿来一根筷子。父亲将这根筷子插入水中让大珩看,问这根筷子是直的还是弯的?大珩仔仔细细地看了后说是弯的。随后,父亲将筷子从水碗里抽出来再给大珩看,问是直的还是弯的?小小年纪的大珩傻了,难道是我看错了吗?刚才筷子明明是弯的,怎么这会儿是直的呢?

大珩正担心父亲的巴掌会扇过来时,父亲又将筷子插入水碗,筷子又是弯的了,大珩彻底呆住了。父亲一字一顿告诉他,这叫折射,是一种光学现象。

父亲走后,大珩拿着这根筷子在水碗里进进出出地试了老半天,

直的、弯的、弯的、直的,这也太神奇了吧?这是大珩此生第一次见到的光学现象,这种叫折射的东西,竟然能把筷子弄弯。大珩从此记住了“光学”这个名词。而颇有意味的是,王大珩的一辈子与光学事业紧密相连,他被誉为“中国光学之父”。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的事迹精选篇5

1948年王大珩回国。先到上海,后辗转由香港经朝鲜到了刚解放不久的大连,参加创建大连大学,并主持创建应用物理系,任系主任。在当时物质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依靠自制仪器当年为全年级学生开设大学普通物理实验课程。

1951年中国科学院邀聘王大珩去北京筹建仪器研制机构。1952年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在长春成立。后来于1956年改名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他被任命为馆长、所长。该所在他的领导下,30多年来为发展中国应用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从摇篮而成为重要科研基地。

光学设计是仪器馆最早取得成绩的科研领域。王大珩亲自领导建立了光学设计组,并举办过若干次全国光学设计训练班。后来,在这里受启蒙基本训练的许多人,成为很有成就的光学科学家。光学玻璃是仪器馆成立初期的重要科研成果。在以龚祖同先生为首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批光学玻璃的过程中,王大珩运用他在英国工作的经验,在玻璃配方、退火工艺及测试技术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8年,长春光机所以研制高精光学仪器的“八大件”而闻名全国科技界。它们是:一秒精度大地测量经纬仪,一微米精度万能工具显微镜,大型石英摄谱仪,中型电子显微镜,中子晶体谱仪,地形测量用多臂航摄投影仪,红外夜视仪以及系列有色光学玻璃。这是王大珩创办仪器馆以来所花费心血的结晶,也孕育了1961年中国第一台激光器在这里诞生以及后来做出更为重要的成绩。

从60年代开始,王大珩和他领导的长春光机所转向以国防光学技术及工程研究为主攻方向。先后在红外微光夜视、核爆与靶场光测设备、高空与空间侦察摄影、空间光学测试等诸多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参加了中国第一次核爆试验,指导改装了高速摄影机用于火球发光动态观测;他为建立国防光学工程的学科基础,最早在国内领导大气光学和目标光学特性的研究;他在太阳模拟器和空间侦察照相机的研制中提出了先进的技术方案。特别是靶场光测设备,他领导了多种型号的研制工作。

269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