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事迹
“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事迹大家了解多少呢?陈芳允的贡献是怎样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事迹(最佳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事迹(篇1)
陈芳允(1916年4月3日—2000年4月29日),浙江台州黄岩人,九三学社社员,无线电电子学家,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陈芳允长期从事无线电电子学及电子和空间系统工程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年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著有《无线电电子学的新发展》《卫星测控手册》等,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1986年,他和部分院士联名建议发展中国的高技术,促成了中国发展高技术的“863计划”。
陈芳允是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1957年,原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他即对卫星进行了无线电多卜勒频率测量,并和天文台的同志一起,计算出了卫星的轨道参数,该方法成为以后中国发射人造卫星所采用的跟踪测轨的主要技术之一。
1965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正式启动。陈芳允担任了卫星测量总体技术负责人。当时,卫星测量在中国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对卫星的跟踪观测到底采用哪种手段和方案,中国还没有经验。为此,陈芳允带领技术人员深入研究,大胆实践,反复论证。陈芳允不仅主持了技术方案的设计,还参加了设备研制和测量台站的建设工作。经过他与其他技术人员实地考察,分别在新化、南宁、昆明、海南设立了四个多普勒测量站。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地面观测系统很快抓住目标,进行持续跟踪、测量与计算,及时预报了卫星飞经世界各地的时刻。由陈芳允主持完成的卫星测量方案非常有效,不仅圆满完成中国第一颗卫星测量任务,而且为中国卫星测控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随后,陈芳允参加了中国回收型遥感卫星测控系统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工作。那时正值“____”时期,陈芳允被下放到陕南一工厂进行“锻炼”“改造”,在此期间,陈芳允设计完成了遥感卫星的测控系统方案,为中国第一颗遥感卫星成功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事迹(篇2)
陈芳允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5年在英国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从事电视和船用雷达研究。1948年回国,先后在上海中央研究院生理生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电子学所、国防科工委某基地、国防科工委测量通信总体研究所工作。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被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1年8月获国际天文组织小行星命名。2019年9月,863计划倡导者获中央宣传部等九部门授予的“最美奋斗者集体”荣誉称号。
1916年4月3日,陈芳允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县(今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
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先在机械系,后转入物理系。
1938年初,进入西南联合大学学习。
1945年初,到英国A. C. 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
1948年5月,陈芳允回到上海,在中央研究院生理生化所任技正。
1950年3月,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合并,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并在上海成立分院,陈芳允在生理生化研究所任技正,在此期间,陈芳允为神经生理学研究完成了一套电子仪器(包括电刺激器、直流放大器及显示设备等),这是国内在生物电子学方面研制的第一套设备。
1955年,陈芳允晋升为研究员。
1956年,陈芳允参加国家12年长期科学规划制定工作,并参加了新电子所的筹备工作。
1958年,他开始从事脉冲技术研究工作。
1960年,参加论证并提出了原子弹试验用的多道脉冲鉴别器的试制方案,三年后,与同事研制了出原子弹爆炸测试用的多道脉冲分析器,交原子弹试验场使用。
1964年,他和研究室的技术人员为空军研制出机载抗干扰雷达,由电子部工厂制造,装备了大量的歼击机。这是中国第一次在飞机上使用单脉冲体制的雷达。
“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事迹(篇3)
1934年,年仅18岁的陈芳允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开始了他在物理学领域的深造。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家危亡之际,年轻的陈芳允感受到了深深的责任与使命感。
1938年,为了继续求学并支援抗战,他转入西南联合大学,这所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昆明联合组成的临时大学,成为了中国战时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
在西南联大,陈芳允不仅继续钻研物理学,还接触到无线电技术,对这一新兴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抗战期间,由于战时通讯的需要,无线电技术成为了国家急需的领域,陈芳允意识到这一技术的重要性,毅然决定投身其中。
他积极参与研究和开发工作,为战时通讯设备的改进和创新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战争结束后,陈芳允继续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前行,他在无线电电子学和雷达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之一。
他主持和参与了多个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中国的国防和科技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事迹(篇4)
陈芳允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并留校工作,1945年赴英国留学进修,三年后学成归国。1965年1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陈芳允担任卫星测量、控制的总体技术负责人,制定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测控方案。
此外,陈芳允还参与了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工作,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当别人祝贺他时,他却说:“我只不过为中国的原子弹做了一件小小的工作。”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军方GPS(全球定位系统)开始投入使用,并长期占据垄断地位。陈芳允深知拥有独立自主的导航系统对于提高国际地位、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安全、维护国防安全的重要性。为了打破这种局面,陈芳允开始致力于研制我国自己的“GPS”。他提出了利用两颗同步定点卫星进行定位导航的设想,并成功进行了演示试验。该系统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这一创新性的成果为后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2000年10月,随着两颗北斗导航实验卫星的成功发射,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20年6月23日上午,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搭载着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的收官之星冲上云霄。至此,中国已经发射并组网了55颗北斗卫星,建成了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要求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事迹(篇5)
陈芳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以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为中国的航天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
陈芳允先生自幼便展现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过人的聪慧。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他深知,国家的强大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而自己肩负着为国家崛起而奋斗的重任。
在新中国成立后,陈芳允积极投身于国家的科技建设。他致力于卫星测量和控制技术的研究,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当时,中国的航天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陈芳允先生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带领着团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他提出的“双星定位”理论,为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一理论的创新性和前瞻性,使得中国在卫星导航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陈芳允先生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的科学成就,更在于他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他一生淡泊名利,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科学研究中。他不为个人的荣誉和利益所动,只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他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
在陈芳允先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科学家的担当和责任,看到了一位爱国者的奉献和坚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爱国情怀。他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